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课程图纸
“一筝戏春”在云端
屯 娜 胡婧娴

    课程背景

    什么是“最好的”课程呢?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引导我们不断深入探究。

    学校五年级教师在梳理项目化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多彩的春天之“一筝戏春”》课程打通学科壁垒、打破课时桎梏,以风筝文化为纽带,让学生与春天在“云端”对话,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课程目标

    1.了解春天和风筝的相关文化信息,掌握风筝所包含的科学、数学知识,绘制和设计风筝;创作或改编以“风筝”为主题的诗词、歌舞等,感受创作的乐趣。

    2.培养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利用信息技术高效检索信息和展示研究成果的方法与技能。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探索世界的能力。

    3.发现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热爱之情,了解非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内容

    本课程从“筝之蕴”“筝之秘”和“筝之乐”三个模块、七大学习素养开展跨学科统整的项目化学习。

    筝之蕴:风筝的历史(起源、典故、古诗、童谣、儿童诗);风筝的样式(风筝种类、中外风筝等);风筝的艺术(风筝的书画、歌曲、舞蹈等);“飞花令”活动。

    筝之秘:为什么风筝会飞;风筝怎样飞得更高;风筝的广泛用途。

    筝之乐:做风筝;放风筝;写风筝;唱风筝。

    课程实施

    1.教师线上指导,学生结合微课、任务单等方式展开线下自主探究学习。“做、放、写、唱”融入各个模块中,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2.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究,强调创造性学习。

    3.利用云盘、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建立信息化平台,共享研究资源。

    4.整合各类风筝文化资料,形成系统的校本教材;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课题研究,最大限度建立适合小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资源库。

    课程评价

    本课程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原则,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家长评价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

    主要评价项目和指标:风筝中英文诗歌创作,主旨切题、格律准确、立意深刻新颖,文采斐然;英文趣配音,感情充沛、发音纯正、符合语境;风筝草图设计应结合风筝的本质特点和功能,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制作风筝,造型合理、骨架简练匀称、扣线严密、对称美观,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项目学习成果表达,思维导图、小报、视频、照片、课程日记等;项目完成过程中有设计、有规划、有改进、有总结、有记录;学生在课堂活动、小组活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和表现情况,以及合作、实践、审美、创新等方面的提升情况。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