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劳动教育知与行
乔锦忠

    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要教育民众认同劳动的价值,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者;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理解劳动教育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劳动与劳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但创造了世界、创造了历史,而且也创造人本身。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的复杂程度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分配原则,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补充。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以劳动为荣,追求与自己能力和贡献相称的生活是文明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在社会主义社会更应如此。我们所享受的社会财富和幸福生活是一代又一代劳动者前赴后继不断累积造就的。继承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传统,不断提高劳动收入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比重,让民众认识到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是劳动教育能够深入人心的前提。

    按照马克思理论,劳动是使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必要手段,而育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所以劳动必然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新时代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本保障。“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青少年一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这是在新时代坚持劳动教育的根本原因。

    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要针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围绕新型产业形态来开展,按照以体力劳动为主,体力与脑力紧密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探索劳动教育的具体形式。

    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劳动教育不能简单照搬过去的经验,必须与新型产业形态结合。既要重视体力劳动,也要注重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的结合。要把弘扬劳动精神、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实现自身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等作为劳动教育的重点,真正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永远是第一任务,劳动只是必要的成长途径之一,参加劳动是为了促进学习,不能将劳动置于学习之上。将劳动纳入学习任务,需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与产业结构差别很大,在推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灵活机动,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应充分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也要紧密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不管何种形式的劳动教育,都不能走过去的老路,而要在体力劳动为主的前提下,强调脑体结合,提高劳动的技术含量,手脑并用,既勤于思考,也勤于动手。

    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程,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和社会志愿服务,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劳动技能教育,结合STEAM课程和PBL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创造有形作品的能力。

    按照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每周不少于1课时。当前,中小学已开设有综合实践课,内容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型学习等。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认真落实好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就是在实施劳动教育。

    一些学校设有劳动技术教室,有金工、木工等设备。按照教育部要求将劳技课列入必修课,学生在劳技课中学到的制作技艺,在STEAM课程和PBL教学中会大有用武之地,可以实现数学、科学、工程、技术和艺术等内容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有形产品,而这正是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沿。可见,在校内开展劳动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紧跟世界教育发展的前沿,强调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应用创造。

    各地都有职业学校,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职业教育的资源,让学生在其中学习各类职业技能,这样既能有效开展劳动教育,也便于学生了解职业学校,将来合理选择职业教育。

    总之,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十分必要,但在实践中要与时俱进,既要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还要充分重视体力与脑力活动的有效结合。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北京市京师实验小学原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