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4日 星期三
课堂策
思政课:从心出发 看见学生
冯宪萍

    作为一名有着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思政课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找到一个结合点,创设既鲜活生动、贴近学生,又能完成思政课育人目标的新的课堂形式和教学方法。

    通过与学生座谈和大量问卷调查分析,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我们找到了一条新的教学路径,简称“自主式思政心课堂”。其主要特色是“从心出发”,以心理学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状态和信念系统。教学着眼点从以人为本深入到以心为本,教育理念是:看见学生的现实状态,相信学生原本具有的自育能力,解放学生心灵和思维,利用学生现有资源,发展学生心智,充分发挥思政课原本的育人功能,最终完成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发展、自主提升的教育目标。

    教学中突出三个关键词:教学价值主导、学生学习主体、师生交流互动。围绕核心价值观这一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事先按照教学内容和目标,通过查阅资料等手段提前“自学”,并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制作课件进行展示。然后教师在具体教学行为中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展示,形成一个相互碰撞的思维场。同时,将大学课堂的“教中心”变为“学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维是主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拓展。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完成“收网”提升,完成从形式到内容、从表象到内涵的积极反馈,引导学生发现内核,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自主式思政心课堂”一经推出,颇受学生欢迎,改变了原来较为枯燥、单调、沉默的说教形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纷纷表示,在课堂上延伸了思维,拓展了认知,提升了意识,亲身体验到了思政课的哲学内涵,更加喜爱思政课。

    这样的思政课不仅解决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也改变了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小王曾经内向孤僻、满腹牢骚、迷恋网游。在思政课上,因为被老师关注,被同学认可,他的心逐渐打开,被同学的热情所鼓舞,内在动力被点燃了。在同组同学的带动下,他积极准备、踊跃展示,参与课堂讨论和演讲,经过几次登台讲课,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小张说,上完思政课后生活发生了改变。记得刚步入大学时,他失去了方向和目标,生活很迷茫。在一堂《理想信念》课上,我在课前找到他,邀请他参与这堂课的辩论环节,他一直退缩着说“我不行”。我告诉他,“我不行”这个信念只是你过去的感受记忆而已。今天的你是一名大学生,一切都可以重新体验,当你勇于尝试就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之后,小张走上了讲台,大方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到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结合,并为自己勾勒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