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课堂策
以字词教学展现经典诗歌之美
黄铁成

    学生学习经典诗歌,教师进行诗歌教学,字词是需要解决的第一关。这里所指的字词教学,主要指经典诗歌字词背后的字理、炼字、音韵、意象和典故等的教学。

    经典诗歌在语言词汇上与其他文体有明显的不同,凝练含蓄,意象隽永。同时,经典诗歌是诗人遣词造句、精心推敲的语言精华,具有丰富的历史意蕴和诗歌意象等。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诗歌关键字词,尝试解读诗歌意象、典故等,这不仅是解读诗歌的必经之路,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小学诗教中的字词教学,大致涵盖关键字的字理、音韵、意象、典故等内容。

    辨析字理。“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和组成规律”。经典诗歌中的“识字”教学,如果仅仅是根据注释,或查询词典中的义项,容易陷入枯燥的境地。在教学实践中,对于经典诗歌的关键字词,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感受、探究字理切入。这样既符合汉语言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小学生形象直观的认知方式。而解析诗歌中关键字的字理,有助于让学生在小学阶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本义。例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如果仅仅是联系注释,或者检索词典来理解“走”这个关键字的字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充分展现经典诗歌的美。教学中,建议教师出示“走”字的金文“”,让学生观察字形,能形象地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字原本指的就是甩动双臂快速向前跑动的人。如果依据此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想象诗歌中蕴含的生动画面,自然水到渠成。

    推敲字义。古诗文中的语言非常凝练。诗人创作诗歌,历来有“炼字”等传统,如贾岛和韩愈关于“推敲”的典故,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绿”字的确定过程等。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辨认字形、联系诗作、比照意义等方法,体会关键词的准确、形象、生动,是诗教中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醉”字很传神。“醉”是形声字,“酉”为形旁,是酒坛的意思,“卒”表声音,原意是指一个人酒喝多了,醉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此处还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比如舞、摆、和)?为何作者把在春风中的杨柳,用“醉”来形容?通过比较、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杨柳沉醉在美妙的春风中,随风摇曳,仿佛在欣赏美妙春光的画面,融识字、说话、审美教学为一体。

    体味音韵。诗歌原本是用来吟唱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尚书尧典》有言“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杜甫有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声音为表达情感的本原。小学诗教视野下的诗歌音韵,建议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适当关注平仄、押韵、叠词、象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引导学生更好感受古典诗歌的美。“声音之美,著于重言与双声叠韵”。生活中师生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以及入选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叠词和双声叠韵的例子极多:“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客载机。我心伤悲,莫知我艰”……在经典诗词、对联或成语中,双声叠韵词也很多:参差、芳菲、黄昏属于双声;缤纷、徘徊属于叠韵。“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运用的双声词“清浅”“黄昏”,增益诗歌的美。又如古典诗词中的象声,杜甫的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下’状落叶声,‘滚滚来’状江声皆妙”以造成与描绘的景物相类似的听觉效果,使读书如临其境,产生共鸣。教学中,建议教师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和比较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体验意象。经典诗歌中的语言,不少沿用了前代诗人的语言材料,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而又特殊的诗歌语言。这些语言穿越历史长河,形成了特定的诗歌意象。而体味、欣赏诗歌中的意象,是小学诗词教学的难点。例如,“杨柳”这个意象。“杨柳”一词一般与离别有关。其一,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为“柳”与“留”谐音;其二,古代笛曲中有《折杨柳》,曲调伤感。通过类比、想象等方法,学生比较容易能感受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杨柳”,蕴含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早春景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蕴含依依惜别之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蕴含思归之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等作品中的“杨柳”意象,容易引发读者关于离愁别绪的联想。

    了解典故。经典诗歌中的一些典故一般都有一个较早的源头,由此规定了基本的文化意蕴和含义,并为历代诗人所沿用。可以这样说,用典故是古代诗文的惯例。例如张籍诗作《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此处的“秋风”典故,源于《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洛阳城里见秋风”,此处的秋风,即言因秋风起而起挂冠归去之意。又如,李白的诗作《早发白帝城》三峡猿鸣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后世的“断肠”典故多源于此,用来表达哀伤、忧愁等情感。对比之下,此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却充满欢欣鼓舞的情绪,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与李白此前在流放途中遇赦而还的心境两相映照,这个典故的反用,可成为解读此诗的钥匙。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