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谈写作
教师书写如何成为一本书
本报记者 宋 鸽

    ●访谈嘉宾

    李永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大夏书系总策划人,《教师月刊》主编。策划出版了《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首席教师》《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等逾百本教育图书。近年来主持倡导“大夏书系读书节”,在各地开展教育阅读活动近百场。

    桂 梅 江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编审,“滕阁读书”品牌创始人。先后组织策划了《共和国教育70年》《乡村教育振兴与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等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组织策划了小学数学“一课研究”丛书、智慧教师研修书系等教师教育图书。

    ——————————————————

    中国教师报: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有时候写作一篇文章都有难度,那么写作一本书显然更难。许多教师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却不知道怎么整理成书。在两位编辑看来,教师出书主要会遇到哪些出版困难?

    李永梅:我听过许多教师的课,课堂效果非常精彩,然而当他们根据编辑的策划思路提炼框架、组织文字时,却无从下手。为此,许多教师感到困惑。教师出书时常常表现的问题有:选题缺乏新意,容易“跟风”,书稿中提出的观点平平;书名、框架、文章标题吸引力不够,投稿容易被淹没;还有些书稿文字表述拖沓,文采欠佳。

    桂梅:从有想法、有做法到有经验、有理论,其实距离出版成书已经不远了。现实中我了解到,教师出书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困难:从内容上来说,书稿缺乏理论的系统支撑,理论高度不够,学术规范欠严谨,文字表达不够准确顺畅、不够有文采;从形式上来说,大部分作者对于书籍设计的审美与专业审美有差距,若作者在此问题上干预太多,与编辑不易达成一致,则设计效果容易出现偏差;从出版预期上来说,有些作者出书的短期目的性、功利性较强,而且要求的出版周期短,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出版的预期效果。

    中国教师报:一个作者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进入出版社编辑的视野?是持有写作完成的书稿还是仅有一个好的策划选题就可以?

    李永梅:我们的书稿多数源自编辑约稿,即根据市场反馈选择该领域的专家或名师围绕相关主题写稿、组稿;也有一部分是作者投稿,编辑对书名、框架、选文进行打磨。我认为,一位优秀的作者要爱阅读、爱提笔写,因为写作和阅读本质上是相通的,阅读是读他人,写作是读自己。此外,在日常教学、课堂中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教师,他们的写作能够启发更多读者。

    桂梅:通常来说,作者的影响力、知名度、独特性、写作能力是出版社编辑特别关注的,但有远见的出版社往往也愿意选择与有潜力的作者共同成长。正如编辑总是愿意带着选题去与作者碰撞一样,作者如果能在有了选题和写作计划后及时与编辑交流,则会比书稿写完以后再联系出版事宜效果好得多。因为编辑和作者是互相成就的关系,编辑的一些创意对于作者的写作会起到优化的作用。

    中国教师报:在编辑看来,当下哪些教育类书籍更受读者欢迎?编辑期待的理想作者是怎样的?

    李永梅:就大夏书系的图书来看,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素养类的图书最受读者喜爱,比如《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学习共同体》《教师如何做课题》等。此外,班级管理类图书由于实用性、实践性强,许多产品也长销、畅销,如《班主任兵法》《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等。我们的作者既有著名专家学者,也有来自一线的高手名师,但他们的共性是能写出令读者受益、对教师有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导的优秀作品。

    桂梅:有学术支撑但又具有较好可读性的教育理论类图书(包括译著)、有很好实践借鉴意义的实操性教师教育类图书、有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哲学观的文学类图书,都是受读者欢迎的。比如《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给教师的建议》《朗读手册》《窗边的小豆豆》等。关于作者,那些有学养、善原创、文笔好、易沟通协作、有市场号召力的作者是编辑特别期待合作的。

    中国教师报:编辑每年的选题策划集中在什么时间?如果教师想出书,应该如何与出版社取得联系?

    李永梅:根据我的经验,编辑每年的选题策划集中在上半年,尤其是年初。教师如果有出书计划,欢迎投稿至大夏书系邮箱。

    桂梅:我们出版社通常在每年10月着手制订下一年度的选题计划,制订年度选题计划时会对各个板块的图书选题集中进行论证,因此这个时间点洽谈书稿出版事宜是恰逢其时的。当然,除年度计划外,出版社平时也会增补选题计划。教师若想出书,可以先通过官网、官微、电商平台、实体书店等关注自己心仪的出版社、该社图书以及责任编辑,然后通过图书版权页上的联系电话、投稿邮箱等与出版社取得联系,找到想要合作的编辑。

    中国教师报:能否谈一谈那些被筛掉的选题(书稿)存在什么问题?教师在进行写作和选题时,是否有一些技巧可以更利于作品出版?

    李永梅:一些未被我们选用的选题,问题主要表现为:观点缺乏新意,与时代发展有些脱节;教育叙事类书稿过于侧重“我”本身,书稿中的一些做法缺乏普适性;再就是重点不突出,泛泛而谈。就大夏书系来讲,由于读者群精准地指向一线教师,因此策划“好读”“好用”的选题是我们的重要标准。

    桂梅:被筛掉的选题通常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选题不符合出版社的出版定位。通常出版社会根据自己的出版定位、编辑力量及发行渠道优势选择持续出版的图书产品类型。二是书稿的思想、观点、情感存在问题,容易产生导向的偏差,或者产生歧义。比如书稿中的观点与国家的教育方针背离,反映了不够健康向上的职业精神及状态等。此外,书稿内容的创新性不够,框架结构逻辑不合理不清晰,文字表达不够通畅,经修改仍然不符合出版要求等因素,也是出版社放弃该书稿的原因。教师在进行选题和写作时,可以听听编辑的建议,对出版的要求、要素,如读者对象、篇幅、写作风格、呈现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中国教师报:读者的反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编辑的选题和作者的写作?

    李永梅:读者的反馈是引导我们策划选题、指导作者写作的重要因素,因为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场需求。比如,大夏书系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者,我们会借助大夏书系读书节、论坛等形式,为作者、一线教师搭建共话教育的平台,共同交流探讨,为编辑和作者提供有价值的选题。

    桂梅:读者对图书的反馈、与作者及编辑的互动,能对作者的写作和编辑的出版产生非常正向的促进作用,是作者及编辑的创意源泉,是好书不断产生的原动力。比如我们在出版《小学数学说课指导》一书后,有读者建议我们增加说课视频,让“指导”更有针对性,编辑、作者都认为此建议很好,于是作者就补录说课视频;也有读者问我们有没有出版其他学科的说课指导,这令我们坚信这类教师参考书的出版价值,于是我们加速了其他学科说课指导书的出版进程。

    中国教师报: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出版风格和选题偏好,两位编辑可否介绍一下各自出版社的特色?

    李永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大教育”出版为特色,出版教材教辅、学术著作、社会读物等;大夏书系是北京分社一大品牌,出版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图书近800种,涉及教育理论、教师素养、教师专业技能、班主任培训、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类型的选题,致力于传承教育经典,传播教育常识,助力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桂梅:江西教育出版社是一家以教材教辅、教育学术、教师教育图书出版以及教育期刊出版为主要出版内容,深耕教育领域的专业出版社。“滕阁读书”是江西教育出版社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教育理论及教师教育图书品牌,其定位是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出版值得读、读得懂、用得上的专业书籍。

    中国教师报:一本书的出版大致要经历怎样的流程?多长时间能够“生产”一本书?

    李永梅:我们的大致流程是,在前期的选题策划、与作者的反复打磨后,作者提交清定的书稿,接下来严格进行三审三校,同时我们会安排装帧设计、书号申请等工作,待符合出版要求后,交由印制部安排印刷、装订等。从以上流程看,一本书从开始进入编辑加工到完成印刷制作,通常需要4-6个月时间。

    桂梅:不少作者认为书稿交给出版社只需要印刷即可成书,其实出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各环节的衔接。一本书的出版通常需要经历选题策划、组稿、作者写作的前期过程,等作者写作结束,书稿交给编辑后才进入审稿(三审,有时需要返回作者修改)、编辑加工、设计、排版、校对(三校)、印刷等环节。从审稿开始起算,一本书的“出炉”通常最少需要半年时间。

    中国教师报:当下,两位正在策划哪些方面的选题,希望找到怎样的作者?

    李永梅:现在,读者的思想、眼光更加开放,对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挑剔”。人们已经走出“阅读饥荒期”,逐步开始追求个性化阅读和新异化阅读。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在选题策划和寻找作者时,我更加注重精心挑选一些生命力持久、对教师专业成长有思想引领、实践指导的教育经典。

    桂梅:我们目前正在策划两套书。一套是讲述一线优秀教师较为成熟又颇有成效及影响的特色课程的书,比如美育课、体育课、心理课、戏曲课、电影课等,要求有教学体系、有教学设计、有实操课例,展示课程独特的价值、意义、育人的效果及魅力。欢迎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的教师与我们取得联系。另外一套书是专为刚刚入行的非师范类新教师所编写的“每天学一点”丛书,力求贴近年轻教师,以通俗文字深入浅出地讲明白教育专业知识,希望得到广大年轻教师的关注。

    中国教师报:如果给打算出书的作者一点建议,您觉得是什么?

    李永梅:首先,我觉得是说真话、表真情。大夏书系图书出版的重要准则是在建设性与科学性并重的基础上为教师出版“好读”“好用”的书。好读,即摒弃为理论而理论、为有趣而有趣,逻辑严谨、表达清楚,平静讲述、冷静说理;好用,是指书稿内容源于实践又复归于实践,是可以经得起实践验证和发展的。

    其次,做有价值的表达。一本书,如果能给教师带来课堂、学校乃至区域的一些变化,出版就有价值。所以,我想对愿意动笔的教师说,只要你的心里有一个观点、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想要表达的词语,就值得记录。记录过程中,把握“想清楚、写好看”的原则。

    再次,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教育写作涉及多种形式,正如《改变,从写作开始》书中总结的包括教育叙事、教学叙事、教育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多种文体。

    桂梅:如果你还处在准备写书的阶段,建议一定在写书前就与编辑沟通,让编辑了解你的想法,这样往往能激发编辑做书的创意,使得后续的出版更为高效。如果你已经写完书稿准备出版,建议你认真选择出版社和编辑,切忌书稿交给编辑以后就不闻不问。编辑做书是需要对话的过程,与作者对话,与书稿对话,与其他环节对话,好的对话催生好的出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