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记者手记
当“博识”成为课程
褚清源

    起初引起记者关注的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空间课程环境的独特创设。

    这里不仅将整个校园变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街区制图书馆”,学生无须办理借阅手续,即可拿到自己喜欢的书,还有教学楼走廊设置的开放式的史地生博物馆,地质样品、生物标本和艺术作品的丰富呈现,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去参观和欣赏。整个校园就是一部立体的教科书。

    直到校长沈杰谈到一门他们已经持续开展了20年的博识课,记者才将关注的视角转移到了一门课上,并且先后两次走进首师大附中,阅读10万多字的资料,只为发现博识课的“前世今生”和课程价值。

    如果说空间的变化和学习环境的开放是首师大附中“文理兼容、专博齐备”培养理念的生动体现,那么博识课的开设则意味着首师大附中教育人的胆识和改革的前瞻意识。

    面对素养时代的学校教育改革,学生的学习成长不能再局限在一间教室和一方校园。有人说,好的教育是将整个世界当作课程。对于学生而言,走世界才有世界观,走世界,你的精神世界才可能气象万千。毫无疑问,首师大附中的博识课就是基于这一理念的探索。

    持续开展20年的博识课至少具有如下几点价值,值得关注:

    一是博识课让学习走向了更广阔的生活。走向生活的学习自然是跨学科的,博识课将日常教学中的语文、地理、历史、政治、物理、数学等课程内容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这种打破学科边界的“大课堂”更有利于“学以致用”与“用以致学”的统一。

    二是体现了多元学习方式的融合。博识课这一实践性课程自然改变了教和学的方式。博识课实现了场馆学习、行走学习、项目学习、协同学习、沉浸学习、非正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和超学科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融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从原来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合作关系,实现了生生互助、团结协作的局面,他们也由此学会了接纳和欣赏他人,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是多元评价方式的创新。一门课只有评价的参与,才能称其为完整的课程。博识课由单一的结果性分数评价转变为全方位过程性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这种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评价,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评价时进行对照和比较,既看到优点也看到不足,由此可以激发内在潜能,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和主动发展意识。

    四是长期主义精神的积淀。当求变求新成为学校改革的主色调时,坚持做一件事则更值得尊敬。有时候开启一件事容易,坚持一件事却很难。博识课在首师大附中已经开展了20年,从初中开始后来又逐步拓展到了高中,当一件事以20年度量,便积淀下了文化和精神,当一件事坚持做20年,这背后一定携带着真爱和责任。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