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樊阳人文行走③
在行走中落实“五育”融合
樊 阳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指导方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说,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但19世纪以来形成的现代学校分科教育,向来以智育为核心,其他四育处于陪衬位置,且价值多落实在某一具体学科上,比如德育自然是道德与法治课,美育是音乐和美术课,体育是体育课,劳育则是劳技课。许多人的思维惯性是,重视这四育的某一方面,就是强调这一门课的地位,要在中高考中设立音乐、美术、体育等考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则强调,“五育”并举是对教育的整体性倡导,“五育”融合着重于实践方式,致力于在学科贯通融合中实现“五育”并举。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加法式”的思维习惯,要在学科融合中落实“五育”融合。

    在传统分科教学中,比较容易做到的是德智美三育融合,比如综合性较强的语文课,这三者的融合比较明显。如果同时把体育、劳育也融合进来,传统意义的学科教学就捉襟见肘了。而行走研学,可以说是落实“五育”融合的绝佳教育实践方式。

    行走研学首先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空间限制,将体育贯穿始终。行走是人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以行走为主体,可以让运动落实到每一个普通学生,有利于打破传统体育课过多关注运动技巧的偏向。而且,行走与智育、美育活动巧妙结合,能让人在身心放松中增强体育锻炼的愉悦感。智育、美育、劳育活动也给单调的行走增加了手脑身心各方面的活动形式,使人能全身心、全感官地体验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行走研学中的劳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学旅行让学生个人卫生劳动成为“必修课”。当下,由于独生子女和学业压力等原因,学生个人家庭劳动变得“稀缺”,我们在组织暑假大型行走活动时,就碰到有学生不会洗衣服、不愿搬行李等情况。研学旅行对这样的孩子就是最好的锻炼机会。其次,劳育还体现在行走研学中的手工劳技中,如在赵州桥行走中,我们让学生用厚纸板制作拱桥模型,测量拱桥的承重力。再次,劳育还体现在通过各种社会实践进行公益服务。如在福建土楼行走中,我们组织学生通过现场走访调研访谈,查阅有关资料,为土楼居民的未来生活方式或经济活动设计可行性方案。在世界读书日,我们通过地铁读书实践和身边读书人小调查等活动推广阅读,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收获的喜悦。

    行走研学是德育引领,智育阅读研讨贯穿,体育实现,劳育、美育辅助的“五育”无痕融合。

    以在河南登封的“宅兹中国,天地之中”主题行走为例,我们立足于让学生理解华夏先民在中原嵩山建立起来的宇宙观、中国观。我们通过讨论2009年嵩山申遗为何没有成功而2010年以“天地之中”为理念终于成功的案例,让学生观察中岳庙的建筑形制,理解中岳“天地之中”祭祀体系的源远流长,进而到嵩阳书院解读理学名作,在少林寺追溯禅宗渊源,在中岳庙诵读《中岳嵩高灵庙碑》,理解儒释道三教不约而同在中岳竞逐的历史源流。

    为加强学生对古人“天地之中”信仰产生的深入理解,在周公测影台和观星台,我们组织学生动手探究测影,并且向郭守敬学习,制作景符,利用小孔成像原理解决“景虚而淡,难得实影”的技术难题,以自身的劳作还原体验古人判断此地为“天地之中”的历史场景。我们组织学生拍摄、绘制沿途的门阙、塔图案,感受其在山势起伏中的中和之美,体验中国独特审美体验之来源。

    一天内五大景点间的行走、登山路程有5.5公里,学生在烈日下徒步,时不时竞走谈笑,小组成员互相照顾,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团队意识。

    可以说,落实“五育”融合,行走研学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系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教师万蓓蕾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