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我的课程观
积木也要玩得有质量
章群弟

    作为建构游戏中的典型代表,积木游戏的开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幼儿积木游戏活动无主题、无递进,处于“只是玩”的低水平状态;幼儿的建构水平长期处于自由堆叠与搭盖的阶段,一些架构技巧无法突破,建构能力停滞不前;幼儿认知、思维、社会性发展等积木建构游戏衍生的教育价值相应缺失。因此,在保障游戏时间、空间及材料的基础上,还应该尝试运用一些策略推进积木游戏深入开展。

    策略一:关注兴趣确立主题。积木游戏是自主游戏,在建构主题的确立上要关注幼儿兴趣。如“我们的城市”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通过举手表决确定“游乐场”这一建构主题,然后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合作建构,2-5人为一小组。有的搭建了“旋转木马”;有的用实心积木围合,搭建了“碰碰车”场地;有的搭建了“4D影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观影席旁边还有个空心砖搭的“扶手”,里面放着“饮料和零食”,以备观影人使用;还有两个男孩子合作搭建了一个“飞行器”,飞行器设施健全,最下面是电脑操控面板和显示屏,中间是可以侦察敌情的望远镜,旁边还配备了大炮装置……“游乐场”主题搭建被孩子演绎得有声有色。

    策略二:充分感知丰富经验。积木游戏属于表征游戏,丰富的感知是孩子表征创作的源泉。如“我们的幼儿园”主题搭建活动中,孩子对幼儿园建筑物的基本形状及各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把握不准,在实际建构中出现建筑物比例不协调、缺少主次之分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教师可以引导孩子通过俯瞰幼儿园全景图、参观幼儿园内部结构等方法进行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让孩子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为孩子的搭建活动提供经验支持。

    策略三:制订计划助推搭建。在积累了关于搭建主题的丰富经验之后,教师可以着手培养孩子“做计划”的能力。在充分了解幼儿园主体结构及建筑物方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将自己见到的实景转化为设计图纸,然后再进行搭建。画出设计图对于促进孩子有效学习与发展具有明显作用:一是让孩子的思维经历从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的转换过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二是帮助孩子明确做事目的、了解做事步骤,进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孩子计划与沟通的能力,引导孩子通过讨论和沟通减少纷争。

    策略四:适时介入挑战搭建。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积木搭建,这并不意味教师可以放任不管。为了发展出有质量的积木游戏,教师要分析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所包含的学习机会,适时引进困难和问题。如在孩子完成幼儿园的初次搭建后,教师可以提出按照建筑物的大小比例、空间布局方位等进行修改的要求。当孩子完成第二次建构后,教师可以再提出建筑物之间的主次关系和地基大小等问题。只有经过多次尝试和修改,孩子最终建构的作品才能更加复杂完整;也只有通过一次次新的挑战,孩子的兴趣、认知、技能、思维、学习品质等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策略五:分享交流深化搭建。在积木游戏分享交流环节,教师引导孩子对搭建的作品进行互动分享,不仅能让孩子的知识与经验内化和迁移,还能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好奇探究等学习品质。以“不断升级的‘滚滚轮’轨道”为例,教师在每天的游戏分享环节,针对游戏中的场景或现象对孩子进行提问和追问,推动“幼儿轨道搭建”由最初的直线式轨道发展到跷跷板式轨道,再发展到弧线式轨道。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孩子对材料的认知与探索、建构技能、想象与创造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等都能获得充分发展。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