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且行且思
为什么要写“教师日记”
常亚歌

    从事教师教育工作20年,我一直探索能够让教师喜欢阅读、乐于写作的方法,并在不久前搭建了“教师日记”分享平台,组织愿意写教学日记的教师以“日记周发”的形式,每周日在微信群分享一周教学经历。

    也许有人会说,日记是私密的东西,怎么能拿出来交流呢?其实,我设立“教师日记”交流平台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与教师一起记录日常教学生活并有意识进行写作训练。

    多年与一线教师接触,我发现不少教师的写作能力不强,甚至害怕写作;有些教师虽然写点文章,但数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太多长进。有人认为是写得太少的原因,我认为关键还在于训练方式、阅读取向、写作态度及写作环境等因素。“教师日记”的推出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对教师的写作、观察、反思、交流进行“训练”。

    教师的写作一般有教学计划总结、教学案例、主题征文、课题报告、通讯报道等,他们常常是被动参与,训练的意义不大。而从写作训练的角度看,写日记是最普通、最常见、最有效,也是最难坚持的方式。

    写日记是一种主动写作,它选材自由,可长可短,这种自由状态与有意识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极有帮助的。另外,每日写作时间有限,日记不太可能写成长篇,多数是随想随记,实录为要。这种随手记的方式更要求记录者有高度的概括和表述能力。

    写作是输出,阅读则是吸纳,一个人的写作与阅读范围、阅读质量有很大关系。有些教师读了不少书,但写作能力依然不强,或表达不准确或立意平庸。这与思维表达习惯和阅读书籍有关联——文字粗劣的书看多了,就会影响写作和表达。所以,我主张多读“大家”的作品,比如鲁迅、叶圣陶、丰子恺、老舍,他们的文字表达自由、文章简洁、立意深刻,多看他们的作品对教师的写作和思考都大有裨益。当然,也可以“啃读”《左传》《史记》《古文观止》《世说新语》等经典,在文言文中揣摩作者的立意、构思、用词、达意,对写作也很有好处。

    写作是内心真实世界的文字图像,日记的写作能让人慢慢喜欢说“真话”。教师受到太多评判标准的限制,写作时习惯了按照要求“编”文章,但许多真实想法是“编”不出来的。而写日记不需要取悦任何人,也不需要任何人批阅和点赞,就是“我手写我心”。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理解的“天成”是真实、自然的状态,“妙手”则是敢于表达真实的态度。做文即做人,只有老老实实写出所想、所做、所悟,从基础练起,以文风正作风、以文风养正气,才是教师写作的正路,这样写文章才会越写越好、越写越精,越来越打动自己、打动读者。

    日记写作是需要常年坚持的。这种坚持不是为了谁,而是因为每天的生活都是新鲜的,我们的记录永远“有话可说”。当然,这需要强大的耐力,但记录多了,时间长了,精神世界会更充盈、丰富和清明,写作也会更灵动、鲜活和精准。

    带领教师写日记以来,我心中就有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若干年后,当我们白发苍苍时,戴着老花镜,斜坐夕阳下,翻看着几十年的“教师日记”,这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济源市教育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