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
义务教育新课程为变革育人方式导航
本报记者 褚清源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学段纵向有机衔接不够,课程标准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规定等。”4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介绍说,现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根据课程改革自身规律性要求,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

    那么,修订后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变化?此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有哪些改革重点?下一步,对地方和学校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会有哪些部署?

    新课程有哪些新变化

    “在课程方案方面,首先是完善培养目标。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除了完善培养目标,课程方案还优化了课程设置。”田慧生说,课程方案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同时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基于培养目标,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求。”田慧生说。

    针对学段纵向有机衔接不够的问题,课程加强了学段衔接:一是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二是关注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三是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为增强可操作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设计、学业质量标准研制、丰富案例、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细化、强化,努力做到好用、管用。信息科技课程强调学校信息科技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场地、硬件、软件、材料和工具等支持与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倡导在应用情境中评价学生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学练活动中实现素养提升。外语课程充分发挥教学提示的作用,挖掘单元育人价值,通过语言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艺术课程增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具体可操作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多样化,引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作出全方位评价。

    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张国华在介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审议审核情况时说,为确保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质量和水平,提升课程育人价值,国家教材委及其专家委员会于2021年4月至12月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开展了系列审议审核。审议审核认为,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化了课程改革,强化了课程育人功能,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彰显国家意志。二是课程一体化设计理念进一步加强。三是创新性和实践性进一步凸显。四是课程实施指导进一步强化。

    改革重点在哪里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立足世界教育改革前沿,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蓝图,改革重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素养导向,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三是突出实践育人。

    新课程方案和标准更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

    发布会上,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核心素养就是课程发展的DNA。要从根本上破解应试带来的过重负担问题,就要让每一位教师做到“眼中有人”,而不是眼中只有分数。如何才能做到“眼中有人”呢?就要给教师提供学生的“画像”,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什么样。核心素养描绘了这样一个画像。每门课程各自的育人功能不同,但共同组成了这个“画像”。因此,各门课程都要思考,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什么独特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学科、超越教材,做到“眼中有人”。“这次修订就是要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育人理念,推动育人方式的改革。”申继亮说。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上,要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

    在实践育人层面,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据张国华介绍,汲取历次课程修订经验,各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劳动课程以劳动精神为引领,围绕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进一步强调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砺意志。数学课程提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通过学科实践实现其独特育人价值。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国家层面厘清了育人目标、校准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呈现形式,是实现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再动员再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国家督学、北京市中关村三小原校长刘可钦说,“学校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重点要对课程内容、教与学方式、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进行改革,提升学校实践转化力。”

    针对各学科各行其是形不成育人合力的问题,刘可钦认为,学校要特别注重结合这次增加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建立相应的课程研发机制,引导教师突破学科边界,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研,建立“共同备课、协商上课”机制,设计“主题鲜明、问题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意义感和趣味性。“关键是要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树立课程改革到哪里,学校管理就支持到哪里的管理理念,为教师教学改革创造空间”。

    下一步如何落实课程方案和标准

    据了解,修订组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修订过程中,先后组织浙江、河南和甘肃等15个省份近6万名学生进行课程标准测试,根据结果进行修改。

    谈到修订的主要思路时,田慧生介绍说,此次修订坚持三个导向:一是目标导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增强课程思想性。二是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三是创新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下一步对地方和学校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部署将着力推动四个方面的工作。”田慧生说,“一是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培训,提供培训资源,帮助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把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二是强化课程落地实施的制度建设。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课程实施办法,各省要对学校规划课程实施提出工作要求。三是全面启动相关教材修订工作,为学校教学提供有效支持。四是围绕课程实施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创新实践。”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