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
点燃学生的“空天梦想”
刘红英 朱 婷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小学前身是中航工业洪都集团子弟小学,经过70年的发展,学校从一所普通的航空企业子弟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特色品牌学校。从2010年起,学校以转型发展为契机,结合地域特点创建了航空航天校本课程。洪都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的诞生之地,居住着一大批航空科技精英,学校许多教师和学生都生活在航空人家庭,从小听着飞机试飞的轰鸣声长大,长期受到航空文化的熏陶,与航空文化血肉相连。因此,学校依托所在地的航空科技文化,开启了观照学生生命、关注学生发展的“梦想教育”实践探索。

    校本课程播下梦想的种子

    “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激发学生探索星辰大海的热情”,这是学校航空航天课程建设的宗旨之一,普及性和探索性的空天课堂、活动化和兴趣化的梦想社团、实践式和体验式的梦想活动,共同构成了学校航空航天课程的3个维度。

    打造空天课堂,实现课程体系化。一是建设课程资源,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校本教材《航空梦 飞无垠》,还同步编写了课程标准及教师用书,加深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解决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二是进行师资培训,为了让教师更好理解和掌握课程建设精髓,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岗前培训、示范课、竞赛课等方式,保障校本课程的高质量实施,避免教师“各自为政”的情况。

    开展实践活动,实现课程活动化。一是确立航空航天活动内容,学校结合课程实施在每个年级设置了不同的活动内容:一年级开展唱航空歌曲、制作竹蜻蜓活动,二年级开展画航空航天科幻画、制作纸飞机活动,三年级开展讲航空故事、放风筝活动,四年级开展探访身边的航空航天人、制作回力镖活动,五年级开展绘制手抄报、制作孔明灯活动,六年级开展制作航空航天电子报、撰写航空航天作文活动。二是组织航空航天实践体验:参观航空知识展览,丰富学生的航空航天知识;参观飞机总装车间、试飞站,观看飞机诞生的过程,让学生实地了解气候、天气等条件对飞机起飞的影响,进而了解飞机如何起飞;开展“羽翼梦想”航模展示活动,观看太空授课;等等。

    组建航模队,实现课程竞赛化。学校于2010年组建了航模金牌校队,聘请知名航模教练入校授课。航模队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学习航模运动的基本知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制作、调试、试飞多种类型的航空模型,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和模型飞机调试的经验。

    研学实践让梦想萌芽

    2015年2月,学校与中科院联手开展了以“航空航天行”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学校借助“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项目,先后16次走向全国20余省市开展活动。师生先后前往紫金山天文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9家研究院所和高校,通过聆听科学家讲座、参观实验室、开展科研实验等系列活动,了解我国的前沿科技,传承科学精神。

    通过研学实践,师生在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旁与科研人员进行深度交流,在北京天文馆感受浩瀚宇宙的神奇奥妙,在九号宇宙航天深空科技馆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斗转星移”,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观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博物馆、问天阁……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学生勇往直前,一粒粒梦想的种子破土萌芽。

    科学家入校滋润梦想之树生长

    2017年6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走进学校,开展了一场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共同探寻“中国人的探月梦”。活动首先由小宣讲员向院士介绍学校概况,再由小记者就航空航天方面的问题向院士提问,学生的问题得到了院士的耐心讲解。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嫦娥三号月球车模型”获得了院士的高度评价,他勉励学生:“心中有梦就去追吧,看准了方向一定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去实现。”

    学校还邀请了许多航空航天领域的科学家入校开展科普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生前经常与学生互动,提出“做一个有梦想的人”的殷切期望;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张厚英为心中憧憬“航天梦”的学生开展题为《嫦娥探月,神州华彩》的讲座,讲述自己探索航空航天的经历。

    此外,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团长白武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刘波、中国航空学会科普部高级工程师肇晓兰等专家先后走进学校,做了题为《科学在我身边》《神奇的载人航天》《飞翔之梦》《飞机的基础知识》等多场科普讲座。科学家入校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心中的航空航天专家,梦想之树在一次又一次与科学家面对面中茁壮成长。

    学校的教育离天空最近、离梦想最近。随着航空航天课程的创建,学校已经成为一座梦想的“天空之城”,学生逐梦星辰大海的梦想之旅已经逐步开启。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