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生命朝向的无限可能
张 宏

    人生最美的姿态,莫过于向阳而生、持续生长。未完成、不完美的状态昭示着生命朝向的无限可能,蕴藏着生命丰盈的巨大能量。

    作为一个教龄17年的初中语文教师,我对海德格尔所说的“教育者要比受教育者更可教”笃信不疑,并以此时刻自我提醒、自我鞭策。保持生长,是人生至境;追求成长,便自然而然成了我职业道路上的大事。

    教师该如何成长?找到成长“内驱力”是关键中的关键。内驱力又从何而来?对我而言,它来自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实践。

    阅读,从“悟课”开始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让我更愿意相信:教师执掌教鞭、站稳讲台的底气源自教师的精进与底蕴。教师应该给学生以“源头活水”,这样的源头主要来自阅读。

    书海茫茫,从何读起?这涉及人的阅读结构,我的阅读就是三个“同心圆”。从外往内说,分别是人文通识阅读、教育经典阅读、学科本体性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内核的知识结构当是语文专业阅读,通过专业阅读我建立起关乎语文的根本认知和学科自信。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郑桂华共同编著,收录了1978—2005年间语文教育优秀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而我的啃读,是从其中的“中小学课堂实录”切入的。

    观千剑而后识器,悟百课而后成长。由此,我走上了专业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悟课”。好课是要悟的。看,只能看到课的骨架、流程、环节;唯有悟,才能把一节课掰开揉碎,反复观察,明其要义精髓,窥其课理一二:名师名家缘何这么设计目标、重难点,又缘何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甚至小到一个设问,一个点拨、追问的匠心,我都读了再读,品了再品,悟了再悟,如是循环往复,才可能猝然相逢于作者智慧下的“会心一笑”。

    就这样,我把20年来语文名师名家的代表课例全部读了一遍,那种闯入宝山的欣喜难与外人道也。博采众长,化为己用,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视野广了,教学方法活了,教学效果好了,我和学生都成了“课堂赢家”。

    从书中,我知道了太多闪光的名字:于漪、霍懋征、斯霞、钱梦龙、陈钟樑、李吉林、支玉恒、魏书生、王栋生等,他们都成了我的精神导师。

    当然,深刻参与并影响到我的语文教学观、教育观的人和书还有许多。在语文教学上,王尚文教授、孙绍振教授、李海林校长……还有我的师傅肖培东,无不对我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教育认知上,苏霍姆林斯基、阿莫纳什维利、怀特海、帕克·帕尔默等,无不成为我走进教育王国的“重要他人”。所有读过的书、遇见的人,都化入我的精神长相,这才有了我今天的教育“面孔”。

    写作,做自我主张“代言人”

    阅读,是与他人对话,呼吸别人的思想;写作,是与自己对话,流淌自己的声音。阅读,让你因持续存储而丰厚;写作,让你因精准表达而深刻。我们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应声虫”,而要做自我主张的“代言人”。我思故我在,我写故我思。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潘新和有本书,书名惊人——《不写作,枉为人:潘新和语文学术随笔》,所写启人。依我浅薄的认识,这本书大抵要表达:人是言说的存在。写作,就是一个人自我确证和实现的过程。因此,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走过“专业阅读积累期”、走到“专业写作推进期”是一条绕不过的必由之路。此时,需要回到“悟课”这个话题。我读了不少课例,不仅读了,而且写了自己的“系列悟课文字”。

    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中,还发生了许多故事,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就在我全力汲取、几近“照单全收”的悟课过程中,苏州的陈兴才老师给我写下这样一番留言,他说:“最近见你读名师名家课堂著作,吸收很多,如能发现他们的文和课中有平庸、一般或是不太妥当之处,将会有质的飞跃。”这条留言给了我成长的转机和契机。就这样,我的“悟课写作”从“满眼是好”的第一阶段走进了“是其是,非其非”的第二阶段。对于一些课例,我尝试提出自己的意见。

    如果说更多的肯定、汲取需要悟读者的学术眼力,那么审辩地扬弃则不仅需要深厚学识,更需要一种“君子之争,和而不同”的学术真诚与勇气。我深知迈向写作第二阶段的悟课之写是我专业成长的“进阶之途”。写作,终究要在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确认自己、建立自己。

    所有的写作无不滋养着我、刻写着我,不断丰富和提升我的认知和价值观,让我的教育教学行为一点一点改善。

    实践,建“课品课相”

    学习有阶段和层次之分,起始阶段的学习更多是吸收输入。过了起始阶段,如果还是学而不化,没能改变自己的“课品课相”,那样的学习意义不大。一言以蔽之:学习别人是为了更好建设自己。这便有了“张宏讲课”的应运而生。简言之,我要把“悟读悟写”融入课堂,提升课堂效能与课堂品质。比如,因悟读陈钟樑先生的课例《人类的出现》,我对教学内容的选定,尤其是“学科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精准把握,据此我以《该教的与最该教的》为题设计了《周亚夫军细柳》的教学思路,让教学更加聚焦,更加有“语文味儿”。

    再比如,因悟读陈日亮先生对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一文“汪氏散文笔法”的点拨,我发现了潜藏在汪曾祺《昆明的雨》一文里同样的“抑扬笔法”。这样的设计,让我在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教育之道,教师以身载之,此教师专业实践之意趣也。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西安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