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圆桌对话
乡村不是“双减”的薄弱地带
本报记者 孙和保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而受困于师资、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乡村学校推进“双减”会遭遇诸多挑战。今天,我们邀请来自不同区域的主政者或推进者,看看他们是如何结合区域条件为乡村孩子创造更多成长空间的。

    ●本期嘉宾——————————————————

    鲁文学 河北省平泉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张根有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

    赵晓芳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教师报:乡村教育是区域教育发展绕不过去的话题,只有乡村教育振兴才有教育的全面振兴。几位嘉宾所在的区都比较有代表性,请介绍下您所在区域乡村学校占比和发展情况,以及近年来在乡村教育振兴中所做的探索和尝试。

    张根有: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有乡村学校22所,占比超过50%。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大背景下,婺城区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形成“名校+乡村学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了集团化办学、城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同时,依托“互联网+义务教育”新模式,城乡学校基本实现同步发展,形成了共研、共学、共教的良好氛围。

    鲁文学:平泉市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地处冀辽蒙三省交界处,全市现有乡村中小学48所,占比约86%。近年来,平泉市充分发挥中央财政义务教育专项资金作用,采取“一校一案”,努力提高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配置水平,力争乡村中小学和教学点达到“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通过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紧缺学科教师配置,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增加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在职称评聘、福利待遇等方面建立“补偿+激励”的乡村教师岗位机制,确保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精心从教。

    赵晓芳: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属城乡接合部,乡村中小学占比较大。从区域教育发展现状看,城乡、校际发展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乡村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匮乏、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影响了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提升乡村教育办学质量,连山区在师资上推进“县管校聘”,确保教师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效流动;在管理上推行集团化办学、城乡结对帮扶、特色发展学校联盟等措施,让更多优质资源惠及乡村学校。

    中国教师报:如几位所言,乡村学校发展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但也有许多优势,比如丰富的乡土资源、适合小班化教学等,结合区域情况您觉得乡村学校落实“双减”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鲁文学:受地域、经济等因素影响,乡村学校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相对较小。对乡村学生而言,“双减”更多的是“一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对乡村学校而言更多的是“一增”,即增加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但乡村学校教师老龄化凸显,如何激活教师提高办学活力是乡村学校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还有围绕课后服务带来的经费问题、人员问题、课程开设一体化等问题,都是制约乡村学校落实“双减”的不利因素。

    张根有:从区域发展角度讲,婺城区的乡村文化礼堂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文化礼堂“双堂双进”工作曾获评“2017年民生示范工程”。“双堂双进”,即学校与文化礼堂结对,把礼堂文化引进课堂,让孩子走进礼堂的“礼堂+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能更便捷地开展研学活动;从学生的角度讲,乡村孩子参与校外培训的比例比城区孩子低,农村培训机构覆盖率也比较低,校外培训机构竞争氛围相对来说淡一些;从家长层面讲,农村家长给予孩子的学习压力要轻一些。学校减负、回家增负的情况在农村要少一些。

    但乡村学校教育资源确实存在不足。因为学校地处乡村,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可利用资源不够丰富,不像城区学校可以从高校、青少年宫、艺术社团等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家庭教育质量也有待提升,“双减”后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孩子与手机亲近的时间更多了,更喜欢宅在家里,美其名曰“学习”,实则可能存在着敷衍应付。

    赵晓芳:“双减”的目的是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这就让原本缺失家庭教育和很少有校外辅导助力的乡村孩子能够在校内学足学好。乡村学校虽然没有城市学校那么多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但乡村有广阔的田野、代代传承的乡土民俗文化,在开发乡土田园资源、发挥乡土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劳动创造精神等方面,乡村教育有土壤、有抓手。

    把“长板”无限延长

    中国教师报:从大家的谈话中能看出,受自身条件限制,比如师资队伍、可利用资源及经费紧张等问题,乡村学校落实“双减”的困难比较多,您所在区域为此采取了哪些举措?

    赵晓芳:保障乡村义务教育质量需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合理流动,推进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乡村学校才会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提升。我们以城乡教育一体化破解乡村教育提质增效之困。

    在推进中,一是以学校发展“一体化”,破城乡发展不均衡之困。我们采用城乡学校教育帮扶和校际特色发展联盟的形式,促进城乡、校际均衡发展;二是以队伍建设“一体化”,破优质资源匮乏之困。城乡、校际差异主要体现在师资上,推进师资均衡是解决乡村学校优质资源匮乏的重要举措。我们大力推行轮岗交流制度,积极推行“县管校聘”,完善新教师优先服务乡村学校制度,以队伍的均衡促进乡村“双减”走深走实;三是以教学研究“一体化”,破教师专业发展滞后之困。我们以学科教研核心团队组建、骨干教师“五个一”工程、线上线下联合教研等形式形成研究合力,破解乡村教师遇到困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张根有:乡村学校虽然没有城市学校那么多可用的社会资源,但乡村也并非没有资源可用。许多乡村学校都在校内或校外建设了特色农场,如蒋堂小学开设了“硒”望农场,雅畈小学开发了红领巾农耕园。今年,雅畈小学还计划建造种子智慧农场,在传统种植基础上引入现代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分析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及光照度等情况,深入探究植物生长的奥秘。

    不仅如此,社会公益组织、非遗传承人等也可以为乡村学校开展高质量课后服务助力。如华电小学积极与金华市图书馆合作开设分馆,为学生践行“天天阅读”提供支持。

    中国教师报:不能照搬照抄城市推进“双减”的经验,而是因地制宜、结合乡情,这是乡村教育落实“双减”的必由之路。回头看近一年来的探索实践,乡村地区落实“双减”要避免走哪些弯路?

    张根有:课后服务的开展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1+X”课后服务的“X”并不是花样越多越好,而应该统筹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开设特色项目。婺城区许多乡村学校都以“阳光体育”为切入口,推出了花样跳绳、足球、抖空竹等项目,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鲁文学:避免课后服务内容泛化,要认真研究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师资、场地等,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后服务方案,形成特色鲜明的“一校一案”。

    赵晓芳:乡村学校一定要把准“双减”导向,一是避免走减负降质的弯路。“双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轻装上阵,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作业体系建设,作业改革只是形式上的落实;二是避免走课后服务异化的弯路。具备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高质量的活动课程是课后服务高质量推进的保障,不要因为课程的“贪多”而师资跟不上,影响了课后服务的质量。

    蹚出一条“新路”

    中国教师报:巩固成果,深化“双减”是接下来教育发展的重点,乡村可以在哪些方面发力,在巩固成果的同时,如何蹚出一条落实“双减”的新路?

    张根有:不论城乡,家长对成绩的重视是一样的,农村家长可能会更关注结果而弱化过程。所以“双减”以来,有些家长会比较焦虑,部分学校也有点茫然无措。为此,区教育局组织专班定期调查学生作业、睡眠、手机、体质、读物以及校外培训情况,通过精准反馈实现对学校的差异监管。同时,加强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试点建设,逐步完善“五好少年”综合评价平台,通过数字化方式收集、分析学生的成长进步情况,直观地展示给家长,减轻家长顾虑。

    鲁文学:推动“双减”往深里走、实里走,农村地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大力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程,系统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城乡共同体建设,扎实开展学科、学段、区域联盟活动,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从管理到教学全方位帮扶、从领导到教师全方位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探索人性化无缝隙学生管理,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管理模式,建立乡村学困生成长档案,加强对校内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

    中国教师报:与城市学校不同,乡村地区的家校协作“先天不足”,大多数家长对家校协同要不有心无力、要不有力无心。您是怎样化解这个矛盾的,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司其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张根有:婺城区一直注重家校协同,区教育局推进的“两书一信”家校共育项目以重民生、高实效、易操作、可推广的优势曾获评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2020民生示范工程”。“两书”,即在学期初给学生、家长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和家长入院(家长成长学院)通知书,在学期末给学生、家长发放学生学业证书和星级家长荣誉证书;“一信”,即在学习期间学校与家长保持常态的书信交流。在“两书一信”的大框架下,不同学校的家校合作各有特色。罗店小学的“为爱共奔跑”系列活动,以“马拉松父子”为典型,将家校共育具象化,深化家长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在家庭教育中强调父亲角色的作用,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

    赵晓芳:做好“双减”工作,需要家校社共同发力。学校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主导作用,把密切学校沟通、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作为提高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主要任务,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理念、内容、方式上与学校形成育人合力。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