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3日 星期三
发现美好课程
云上非遗:在浙黔文化中共同学习
刘 静

    “亲爱的苗族小朋友,你们的蜡染作品非常有民族特色,还被设计成了我们学校的暑假作业封面!杭州的蓝印花布也很有意思,花纹非常丰富,你们知道蓝印花布与苗族蜡染有什么异同吗?期待你们来杭州一起揭开中国蜡染的秘密。”这是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学生写给贵州省丹寨县羊甲小学学生的一封信,两地教师依托非遗文化打造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综合实践课程,构建起两地互学、比学、创学的学习新样态。

    空间+文化,“云上非遗”丰盈家国情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的足迹和烙印,保护、传承、利用非遗文化对于延续历史文脉、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丹寨县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少数民族占户籍人口的81.6%。这里每年都会举行上百个集会,民族风情浓郁,众多苗寨、侗寨演绎着精彩的非遗故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的杭州,西湖美景、文玩小吃,无不包含丰富的非遗内涵。2020年起,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与丹寨县羊甲小学结成“姊妹校园”,以非遗为载体搭建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家乡文化,也让两地学生依托非遗跨越千里结成对子,互相了解彼此的家乡文化,探究苗族非遗与“唐风宋韵”文化的异同。

    课程充分考虑非遗素材的本土性、丰富性、文化性,以及学生兴趣、接受水平等因素,选择贵州的石桥古纸、苗族蜡染、民族服饰3项国家级非遗搭建3个学习空间,用杭州学生耳熟能详的定胜糕、剪纸、木版年画、风筝等进行综合构建,创设浙里味道、民间童玩、木版年画、水墨丹青、心花剪纸5个学习空间。同时,课程与省市非遗中心进行馆校共建,打通学生校内学习、网上探究、校外实践的学习路径。

    学习空间的组织原则如下:

    本土性与文化性结合。学习内容就地取材又面向学生整个生活世界,关注非遗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非遗文化。

    实践性与开放性结合。强调项目化学习和开放性实践,帮助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整合性与趣味性结合。打破学科界限,选择综合性活动内容,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强化非遗文化、综合艺术、道德实践等方面与学习空间的内在整合,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线上+线下,融合学习促进文化理解

    非遗与文化密不可分,历史故事、传统小吃、民族节庆活动等都蕴含着丰富的非遗知识。在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跨时空的“线上+线下”学习空间里,课程通过项目式、协作式等“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

    一是统筹浙江、贵州20多名优秀美术教师及专家学者组成非遗课程教师群,挖掘两地优秀非遗资源,开发“云上非遗”系列读本,形成8个学习空间、100多节课的课程群,联合非遗中心、融媒体中心和教育局录制了50节非遗视频供学生学习。

    二是建构“融内容、融方式、融场景”为一体的线上线下“融学”空间,整合学科资源、非遗资源、教育资源开发跨界融合的学习方式,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综合运用,利用场景体验学习、文化理解学习、创意实践学习等创新育人的方式和途径,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下+线上”的两地互动教学新样态。

    场景体验学习。营造浸润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场景中学习非遗知识和技能,了解非遗文化的基本特征,提高学习和探究兴趣,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来的同时,让学生走进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文化理解学习。比较体会文化特征差异,理解独特非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两地对比学习、互动学习中理解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通过赏家乡非遗、话家乡文化、思非遗传承等单元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创意实践学习。在传统技艺中增加新方法,让技艺更有趣;在作品中融入现代生活新元素,让作品更多元;在跨学科思路下进行创新实践,依托社会资源让传承更高效。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结合现代艺术的元素等形式,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发展创新非遗产品,让学生学以致用。

    课程+实践,活化非遗推动“五育融合”

    学校创设浸润式非遗学习空间,对学生感知非遗所蕴含的历史、人文、美学等具有直观的重要意义。

    不断更新非遗文化认知。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具有家庭和社会学习无法取代的功能。同样一项非遗文化,家长和民间艺人指导可能偏重技艺方面,而教师指导则更侧重于对其背后文化意义、美学价值、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的阐发,从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联通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园,参与非遗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与生活化应用,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又能对非遗进行宣传和推广。社会实践还能使学生在观察、交流、实践中主动获取非遗知识,形成艺术思维、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比如,学生将“民族服饰”的学习成果搬到社会“大课堂”之中,收获了非同寻常的体验:一方面,凝结着学生无数心血的作品走出校园,得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振了自信心,激发了创造力;另一方面,与其他非遗作品同场交流,开阔了视野,学生对非遗文化产生进一步共鸣,进而迸发出对非遗、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在技艺学习中推动“五育融合”。两地学生在探究非遗历史、学习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过程中,获得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熏陶和教育。以古法造纸学习为例,苗寨里的古法造纸学习有着非常丰富的“五育”内涵:德育体现在学生了解到家乡的皮纸被国家博物馆用来修复文物,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深入了解造纸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后,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智育贯穿了学生校内校外联动、线上线下互通的综合性、探究性学习始终;体育体现在学习非遗技艺中的毅力和耐力;美育体现在学生花草纸制作、生肖纸制作、纸浆画创作等过程中感悟的肌理之美、线条之美、色彩之美、过程之美、精工细作的匠心之美;学生在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中,培养了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不仅考虑到实用、美观,还考虑到人与环境的共生、和谐发展,考虑到如何改善皮纸制作过程中的污染等问题。

    两地学生通过共同探究家乡的非遗文化,在互学、比学、创学中了解到丰富的非遗文化内涵,同时促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认同,把民族团结的“金种子”根植在自己心里。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本文系2021年贵州省教育厅重点立项课题《基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苗族非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2021A03)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