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新师范
浙江师范大学:打造实践育人的“4321模式”
陈殿兵

    教育实践是高校师范生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成为合格师资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更是引导学生认同并完成教师职业角色转化的关键环节。浙江师范大学(简称“浙师大”)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重点高校,历来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着力建设优质、高效、多元、智能的教育实践环境。

    浙师大小学教育专业认识到教育实践在提高师范生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积极协调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和省内小学三方的关系,及时反馈信息,不断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平台进行改革创新,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4321”的教育见习、研习与实习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年一贯,全程浸润的实践模式

    小学教育专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探索形成了“感知—模仿—浸入—升华”的浸润型实践模式,并基于该模式设计了服务不同阶段的实践手册。

    感知阶段:大一学年,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到优质小学进行学校文化及育人环境观摩,对优秀教师公开课或示范课进行观课,参与课后听评课、研讨活动,并在每次综合活动结束后撰写研讨报告,从而获得对学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的初步感知。

    模仿阶段:大二学年以班级为单位,每4个学生为一组组建模拟备课小组。每次见习活动之前,各组学生都会做充分的备课准备,内容包括设计同课异构教学方案、制作课件,进行多次师生、生生间的磨课等。每次见习由两名学生与见习小学的一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实战训练,并在课后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在互动结束之后,全体学生按照要求撰写观摩报告,进行同课异构的学生在汲取见习学校教师的建议以及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以提升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

    浸入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小学和教师的工作,实现师德养成和专业发展的整体提升,大三学年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进行两周集中见习,见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体验学校办学理念、教学实践、班主任工作、教研工作等。

    升华阶段:大四第一个学期,学生进行集中实习,在前三年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全面锻炼其执教能力、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方评价体系的建立

    小学教育专业坚持产出导向的理念,重视对学生教育实践效果的评价,并形成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与考核机制,充分利用评价杠杆来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开展。针对学生的评价,探索出教育实践过程中建构“学生互评、带队教师研评、见习学校教师参评”三方评价体系。

    一是搭建教育实践测评平台,方便带队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教学、组织班队会活动等及时进行测评。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在线共享实习文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听课记录等),方便大家相互学习和评议。三是建立实习日记打卡和实习考勤打卡制度,让学生分享每一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等实习状态,以便带队教师、指导教师作出及时具体且更有针对性的评价。四是对实习课堂、教师点评等进行直播,为异地实习的学生提供回看视频功能。

    针对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教师,小学教育专业制定了专业导师和实践导师的考核办法及动态调整制度,一方面建立带队教师的课时补贴制度,通过下拨实习经费来满足完成指导活动所学的相关工作开支,并遵循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从指导教师的“思想道德、专业素养、指导情况”等层面考量他们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学识能力的指导及培养状况,对表现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表现合格者视情况续聘,对表现不合格者予以解聘;另一方面,持续加强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通过专业培训、合作研究、现场办公和网络研修等多元形式,定期邀请优秀专家学者和一线小学校长、名师来校开展讲座以及专业教师深入小学开展研讨活动等形式,实现高校理论导师和一线实践导师合作与交流。

    实施“双导师”制度

    小学教育专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高校教师与优秀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度。建构结合遴选、培训、评价等内容的制度与措施,形成了以“数量充足、相对稳定、责权明确、履职高效”为特征的教育实践“双导师”制度和实践模式。

    首先,为了确保“双导师”制度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小学教育专业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规程》的要求制定了以《浙江师范大学导师制实施办法》为核心的相关制度,从数量、稳定性、权责等层面进行制度规范。其次,实施高标准的导师遴选制度和保障体系。小学教育专业从政治思想、师德师风、学历职称、教研能力、实践经验等五个维度建立标准对教育实践指导教师进行遴选:一方面从本专业选择一批优秀教师作为班主任和实践带队教师;另一方面从合作小学选择一批优秀教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形成“双导师”团队指导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各项教育实践活动。最后,从人员配置来看,目前已经能够满足每两个实践基地配备不少于一名高校导师,每一个实习生配备一名基地导师的基本要求,每个高校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14人,实现本专业小学教学理论导师与一线实践导师的专业互补,形成对学生指导的合力。

    同时,通过《浙江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实习计划》明确规定高校与小学实习领导小组职责、高校及小学实习教师的职责与义务,实现了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事、权、责的协同化管理。

    一个智慧教育平台的搭建

    浙师大智慧教育平台是一个用于学生日常学习、师范技能训练、师范生三习(见习、研习和实习)的综合性平台。小学教育专业利用“浙师智慧教师教育平台”实现对小教专业学子实践三习轨迹记录、数据分析和归档的过程化管理。

    智慧教育平台通过“一生一账号、一生多任务”的形式搭建起“对标、多元、梯度化”的任务群,对见习、研习和实习三类不同的教育实践活动设定不同的任务,实现不同年级和学期的有效分类分层管理。例如在大一时,对学生任务的设定为上交观摩校园和课堂教学的实录和反思;大二或者更高年级时则设定如上传同课异构影像资料和调研报告等任务;到了大四的实习环节,平台会设置如教研活动等更高级别的任务。

    通过层级式的梯队任务设计,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个人平台账号完成和回顾自己入学以来的历次教育实践活动和任务,而且可以随时浏览指导教师对自己任务的点评建议,在实践中体验,在任务中提升,实现在参与中收获、在收获中体味成功的感觉。

    此外,智慧教育平台通过“师生同平台、交流常态化”的交互设定,颠覆了传统教育实践中学习与评价分离的模式,提升了师生交流的频率和质量,有效弥合了教育实践中教、学、评、思的时间与空间鸿沟,从而促进了教育实践的整体质量。

    目前,随着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平台积累了大量的包括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调研报告等在内的师范生实践教学资源,专业也将结合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不断加大对智慧教育实践平台中过程性数据价值的挖掘,借助数据分析与模型建构,形成案例,揭示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性问题,从而持续优化、完善已有的实践体系和模式,实现“以实践支撑研究,以研究反哺实践”的正向循环。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系主任)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