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谈写作
因读而生的文字
本报记者 宋 鸽

    ●访谈嘉宾

    程  志 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教师,江西省南昌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专栏作者、书评人,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主编教材1部。

    张家鸿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教师,《教师博览》(原创版)签约作者,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著有散文集《数过满天星》。

    ——————————————

    有些书,读过并不代表读懂了,唯有让书籍参与自己的精神创造与行动实践,这本书才能真正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为一本书留下文字,或是批注或是心得,抑或是书评,都是能够让我们真正“拥有”一本书的方法。

    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怎样写一篇好的书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程志与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教师张家鸿各有自己的妙招与心得,他们都以写作书评、读书随感见长,更重要的是,他们十几年来坚持阅读与写作,始终保持与时代对话、与思想共振的能力。本期,我们就来听听他们讲述那些“因读而生的文字”。

    用文字真实地呼应书籍

    中国教师报:阅读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读懂了一本书呢?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

    程志:所谓“读懂一本书”,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升华的过程,即我们首先应该从感性层面掌握这本书大体所讲之内容。从知识性的维度而言,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一本书得到了关于某种事物的系统性认知,进而清晰了解作者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层的学理性认知。这是一个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

    当然,上述概念的认知还牵涉到书的种类问题,这直接决定了我们对“懂”的理解。换言之,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关于“懂”的意涵,“文学”的“懂”是要基于故事逻辑的发展理解其内在的情感蕴藉;“历史”的“懂”是要基于历史逻辑掌握背后的历史规律;而“教育”的“懂”则是要基于人自身发展的逻辑了解内在的心灵成长规律。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我想无非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论的说法,无论助力自身的写作,还是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指导,只有勇敢进行实践,在大量素材反馈的基础上与书本理论形成互动,才能真正将书中所学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张家鸿:怎样才算读懂一本书,答案可谓众说纷纭、因人而异。话虽如此,读懂一本书也离不开如下几个特点:从书中照见真实的自己。阅读是为了遇见未知的自我,唤醒沉睡的自我。倘能如此,被读懂了的书就好似一面镜子,照见自我的千百种模样;读完一本书之后,比未读之时更能生发许多未知,从这个角度来讲,真正的读懂是已知与未知兼而有之。

    唯有让书籍参与自己的精神创造与行动实践,这本书才能真正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书在数量上不多。它不是读过一遍即废置一旁的,而是可以常常被重读的,从第一次读到不断重读,其中的时间跨度可以是几月几年甚至更长。有的书虽是读过的,却并不真正属于读过它的人,这也许与读者和书籍的气质不符有关,也许与阅读的时机或气氛有关,也许与读者的状态和情绪有关。

    中国教师报:一些推动教师阅读的学校通常要求教师写作读书心得,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应付了事,有些认真阅读的教师苦恼写不出好的心得、体会。在您看来,一线教师在写作读书心得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写作误区?

    程志:我对这种“应付了事”是心有戚戚的,因为我曾经经历过。一般而言,许多基层学校为推动教师阅读而推动教师阅读、为写读书心得而写读书心得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这里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可以谈。一种是学校为了应付主题性活动而举办的教师集体阅读,这种主题性、任务式的读书活动及其延伸出的教师集体写读后感活动十分挫伤教师的阅读兴趣。因此,许多教师应付了事。另一种是学校要推动教师阅读,但是阅读的书单往往显示出某种不专业的态度,或者学校的评价机制也显示出某种不合理,因此导致读书活动流于形式。

    一线教师在读书心得写作上存在流于单纯复述书中内容、形式主义甚至抄袭大话、空话等诸多问题,没有理论观照、没有经验例证、没有自我回应,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在写作读书心得过程中最明显的几个问题。

    张家鸿:在不阅读照样可以应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对写作读书心得或读后感也一定是应付了事的,因为这部分教师从未尝过写作带来的甜头。

    与阅读相比,写作不可操之过急。许多教师总是希望写作一蹴而就,急于写好。殊不知撰写读书心得的核心要义在于真实,而不仅仅是精彩。书籍真实地打动你,你真实地呼应书籍,文字真实地流淌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出来的文字让人为之叫好,也是长期修炼的结果。阅读与写作是教师成长的两翼,任一方面均不可急于求成。

    中国教师报:一篇好的读书心得应该是怎样的?在写作中,有没有规律和方法可循?

    程志:个人认为一篇“好”的读书心得有一个基本标准:需要与切身的教育教学产生一种体验式关联,并通过读书心得的写作有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书中所写相结合。在写作中,我认为这种体验式读书心得有规律可循,一般而言大体有几个步骤:第一是“内容总结”,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对书中内容做一个概览式总结,或突出其中一点或总体评述书中内容;第二是“经验联想”,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展开对书中问题的联想,运用自身的实践对书中所写形成一种“互文式的例证”;第三是“理论升华”。教师自觉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对书中问题进行学理观照,让自己阅读的书籍形成一种内化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读书心得的写作中“见自己、见天地”,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张家鸿:在我看来,一篇好的读书心得有以下3个标准:其一,有自己。因读而生的文字,如果没有自己,那么心得就是虚的、假的、流于形式或应付的。有自己则有情有感,自己与书籍是彼此交融的;其二,有发现。书与人、人与书的相逢,要么带来喜悦、要么带来悲伤、要么带来震撼,皆伴随着独一无二的发现。经由自己的眼与心的发现,即便与旁人雷同也不必在意;其三,有感染力。有感染力的心得传递的是不绝如缕的书香,即便生活倥偬,书香依然倔强地环绕着。这3个标准何尝不是规律与方法呢?它提供的是入门的道,一篇好的读后感如能占据其一,即已完成对作品的回馈。

    书评是超越视角的共鸣

    中国教师报:书评作为另一种写作方式,您认为与读书心得或读后感有什么不同?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书评的?

    程志:就我个人而言,所谓读书心得和读后感并没有很大区别,他们都是一种感受性的理解。但需要指出的是,书评尤其是学术性书评写作则完全是一种不同层面的表达,书评是一种学理性的书写和表达,更多讲求思维的系统性和结构性,更加突出的是“评”。它是一种理论观照,是超越感性的理性表达。它需要自觉运用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所言之“症候式阅读法”,即书评某种意义上需要挖掘出写作者基于文字(“材料”或“档案”)背后所深藏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意涵,是一种基于事实基础或者基于作者呈现之上的规律性认识,带有某种普遍性,甚至某种程度上是超越学科界限意义的带有某种范式性的学术认同。

    我长期从事教育、文学、影视等方面的评论工作,评论是我与各种艺术创作者沟通的良好方式。至于书评写作,则是从我大学二年级就开始了。之所以选择这种写作方式,无疑与自己喜欢读书有关。彼时对于一个年轻学生而言,发表一篇书评不仅能获得老师的鼓励,还能获得一点微薄的稿费,这极大激发了我的“虚荣心”,此后便以此为乐,到今天也依旧在继续着。

    张家鸿:作家、书评家萧乾曾在《书评与批评》中写道:“书评是为非专家的、一般大众所做的批评。”诚如萧乾所言,书评是一种写作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专门的写作方向,它是作者专注于书籍本身、专心于向大众推广遇到的好书的专有文字。而读书心得或读后感,更多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倾诉,是一种特殊的自说自话。与书评的专注、严谨、向外相比,读书心得或读后感更随性,更自在,更属于内心的诉求。当然,二者不是完全无瓜葛的。许多时候,它们彼此交融。

    自从提笔写作起,我就开始撰写书评,至今算来已过10年。这其中很长时间只写书评,直到近两年才写一些散文。之所以选择这种写作方式,原因有二。其一,书籍的魅力太大,读得越多,越有因读而抒发、倾泻的可能,越有想要让更多人知道好书存在的念想;其二,身为高中语文教师,我想让自己因阅读而一直处于蓬勃的状态。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同路人,甚至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近在咫尺的榜样。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书评人应该站在俯视所读之书的角度来构架文章,您认同吗?

    程志:所谓评论写作需要有“超越视角”这是一个共识。但需要指出的是,最好的书评其实是与作者形成一种“共鸣”,这种“共鸣”虽然是个体性的,但是这种“共鸣”往往又具有更多的“一般性”,它从特殊走向了一般,从个性走向了共性。因此,好的书评往往能彰显更多的“通约性”,即优秀的书评人往往是一个“共鸣的中介”。

    “俯视”是从知识范畴意义而言的,要写作书评不能就一本书而谈论一本书,因此书评人必然不能仅看一本书就立即展开评论,优秀的书评人还需要全面了解作者的相关研究或者同类型书籍的框架和表达,唯此书评人才能“胸有丘壑”“笔藏万端”。

    张家鸿:我以为,俯视只是撰写书评的众多角度之一,而非全部。撰写书评既要冷静站在书之外对其进行审视与打量,又要积极热情地享受书带来的润泽与甘甜。一味俯视,岂不是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平视不可以?像对待多年老友一样,有一说一,不高看,不讨好。仰视不也可以?像对待优秀、高贵的朋友一般,向他人学习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与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的写作一样,书评写作同样需要作者本人日积月累、毫不懈怠地阅读作品,方能让自己有驾驭作品的高度与深度。“腹有诗书气自华”放在书评写作中同样适宜。

    生命因思考、表达而蓬勃

    中国教师报:请以一篇书评为例,介绍一下您写作的过程?

    程志:我以一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书评文章为例,题目为《“人文行读”作为思想试炼》。这篇书评文章评论的对象是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行读中西的人文课》,这套书的作者是全人教育奖获得者、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教师樊阳。

    写作这篇书评的过程毫无疑问是艰难的。这套书体量巨大,四册书共计百万字以上。此时,我选择用关键词的方式对每册书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论。此外,一篇教育书评的写作不仅是对这本书的概括,还需要有一个历史视野的观照,书评人需要站在职业生涯的高度评议该教师的教育思考。在写作书评之前,我搜集了许多樊阳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并仔细研读。

    通过搜集,我发现多年来媒体对樊阳的报道仅仅是他对“人文行读”的坚持,而未从专业性维度进行回应。我认为樊阳30年“人文行读”是在进行一种课程建设,这种尝试对于当前国家所提倡的“双减”政策、高考改革、加强核心素养培育等具有参照性价值。最后,书评最重要的部分落在对这套书的评议和升华上,结合材料和书本内容,我认为“人文行读”作为一种思维操练方式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限度的延展,它不仅作为一种东方式的思考对人类经验和知识类群进行了把握,还在纵向的地理跨越和横向的线性维度上打开了我们的全球化视野。

    张家鸿:刊发于2020年12月25日《文汇读书周报》的《背弃艺术者,美自然弃他而去》是关于冯骥才先生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的评论。与撰写别的书评一样,撰写此文的第一步骤在于读,用心地读、专注地读,伴随着阅读的深入,圈点勾画以及读后所得自然密密麻麻散布在字里行间,这是我与作品的对话,也是书评稿子的雏形。它们是我与作品精神拔河的见证,把作品拽过来并且尝到甜头。

    读有所得在心中涌动,我必急于写下,担心有些想法过后即忘。虽然写下,终究是零碎、闲散的,不成系统的,需要找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才能成文。这个过程快不得,需要一段时间的深入思索。品读《艺术家们》之后沉思多日,我从3个角度切入:一是真正的富翁不是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多少,而是拥有的美有多少;二是艺术对艺术家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三是艺术之花唯有扎根于现实土壤中,才能开得璀璨夺目。这是第二个步骤,从不成系统的零碎到寻找到主线,有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感。

    第三个步骤就是要让草稿静躺几日或更长时间。当初以为满意的表达,经过时间的流逝,同一双眼睛看之就可看到许多新问题。或者是文字表达的草率、大意,或者是角度切入的不够精准、随大流,或者是解读的肤浅流于表面。改定次稿之后,交稿之前再润色修改一次。当然,篇幅上的增删,在第二次或第三次的修改中都是会有的,视具体情形而定。

    撰写书评,找不到角度或切入点是常有的事。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只能让心静下来再回头看一看,也许灵感的火花会不经意间被点燃。有的时候文字滞涩无法舒展,只能逗留原地,久久徘徊,不忍离开,不舍离开。所以,不管遇到怎样的问题,都需要静候自己,静候内心与文字恰如其分地相逢。说到底,写作终究是需要耐心、静心的事。

    中国教师报:写作读书心得以及书评对您的成长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相较其他文体,您会推荐年轻教师进行读书心得或书评写作吗?

    程志:我一贯推荐一线教师多读书并且要养成写读书笔记或者读书心得的习惯。当一般化、流水账式、浅表化、感性式读书心得不能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时,则要努力提升自己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开始一种严肃的书评写作,尤其是对教育前沿书籍的关注,我一直秉持着这种态度。

    书评写作帮助我从基础教育跃升到了高等教育的舞台,如今的我之所以能够被更多人关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专业性的书评写作。我相信,一篇具有思想穿透力的书评不仅能够展现作者文字背后更为精妙幽微的意涵,而且能够充分展现书评人超越书籍,实现与时代对话、与思想共振的能力。

    张家鸿:撰写读后感与书评始终伴随着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写作让我一直处于思考的状态,生命因思考、表达而蓬勃。站在讲台上17年未曾有疲倦感,乐此不疲担任班主任15年。

    写作让我有机会发出个人的声音,收获专业成长的自信。

    写作让我影响并带动周围的教师和学生成长。借着一次又一次的分享,让同行知道写作不是语文教师的专长,而是所有教师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写得多了,写得久了,成长会不知不觉到来。不同的教师可以写同一本书的书评,这何尝不是一种平等?

    撰写读书心得是成长的通畅之路,值得大力推荐。撰写读书心得或书评,是对书籍的必要回应,是对阅读所得的及时总结。相较于教育随笔或教学论文的写作,读书心得与书籍有着更牢固的内在联系。与其开口谈起书籍的种种好,不如提笔写下书籍的种种好。写下即固化、成果化,让自信之帆更能乘风破浪,也为日后的温故知新提供载体。常读常写的成长之路就是与书籍相伴相随的人生之路。仔细想想,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