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1日 星期三
我的校长
那棵黄葛树
耿志宇

    夏校长是重庆市优秀校长,认识他是在暑假的校园,那里种着一棵棵我家乡没有的黄葛树,那么蓬勃,那么高大。

    在我眼里,夏校长是一位教育家型校长,知识面广博,对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迷信,不盲从,经常深入一线课堂,在喧嚣的大环境里坚持做真正的教育教学研究。但是,他的不苟言笑一直让我感觉有一定的距离,直到那次毕业季……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有一单元是“依依惜别”,让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向母校、老师、同学等表达情感。第一次看到新教材的编排,我太激动了,因为在上一届毕业班,我就已经尝试这样做了。我让全班学生给彼此写信,每天选择一个同学,这样既能锻炼文笔,又能留存回忆。更重要的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能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也能相对全面地认识自我,可谓一举多得。那次活动反馈很好。只是我没有想到,这次我的“老调重弹”不仅没能弹出和谐的乐章,还被某家长连连投诉“乱弹琴”,理由是加重小升初学生的学习负担。我是又委屈又伤心。

    那天,我记不得是怎么忐忑地走进夏校长办公室的,但我清楚地记得,起身告别他的一刹那,我浑身无比轻松。“既然是教材的安排,那就勇敢去做。再说,我们老师也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利……没关系,如果家长还不理解,我去沟通……”夏校长温和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虽然彼时他脸上依旧保持着惯有的严肃。

    后来的日子,我坚持开展“感恩毕业季·书信传真情”活动。在夏校长“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启发下,我还让学生把写给彼此的信装订起来,请班里的“小画家”果果设计了一个漂亮的封面。特别的毕业纪念册就此出炉了,孩子们爱不释手,一读再读。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给最喜欢的老师写信时,我们班不少孩子选择了让他们又敬又畏的夏校长。征得孩子们的同意,我阅读了他们的信,稚拙的笔迹和童真的记录,深深打动了我——

    “您头发花白,发际线已经一步步后移,像光环围绕在脑后。您的嘴巴旁有一颗标志性的大痣,很像电视里的毛主席……”看到珈珈的这段话和她画的夏校长,我忍不住笑了,真是太像了。

    “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您都站在门口迎接我们。我特别喜欢和您打招呼,因为您总会给我和蔼的一笑。雨天,篮球场容易积水,您担心影响我们大课间活动,就用很大很大的拖把来来回回推着走……”小颜细腻的描写让我心头一动。

    “调皮鬼”小王的信则让我莞尔,“放学了,我很自然地把书包取下来递给奶奶。‘小同学,是你来上学还是你家人来上学呀?’夏校长轻轻的一句话让我面红耳赤”。

    “夏校长,您是笑长,不是哮长。看到我哪里做得不对,您会先和我讲道理,等我听明白了,您就会冲我微微一笑。”

    “那次参加区篮球赛,您陪大家在大太阳下晒了整整两天,鼓励我们要敢打敢拼。最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获得了冠军。”担任校篮球队队长的班长叮当动情回忆。后来,他还连同其他同学的一组书信发表在《少年先锋报》上。

    有人说,小孩子往往比成年人更能看清人和事背后的本质。确实如此,他们观察敏锐,描写细腻,感情真挚,让我看到了夏校长扎根在孩子心中的模样。

    那天适逢520,叮当代表全班同学把书信送给了夏校长。我不知道在夏校长从教的四五十年里收到过多少学生来信,但我知道这一封封信是对他几十年来办学成果的评分,等级是优秀。自此,夏校长在我心里就不仅仅是不苟言笑的专家型校长了,还是内心藏暖的“笑长伯伯”。

    后来,我为夏校长写了一首小诗《那棵黄葛树》,开头是:

    在同创校园里/有一棵黄葛树/它粗粗的/绿绿的/像一位老者/默默注视着我们……

    毕业典礼那天,孩子们朗诵了这首诗。诗里,我并没有说这棵黄葛树象征着谁,但孩子们都知道。而台下的夏校长也一直静静地看着他们……

    孩子们走出小学的大门,每个人的书包里都装着我送的《等待》,这本书是我自己整理自费印刷的,收录了朝夕相伴几年来我记录的几万字的学生成长故事和他们发表的几十篇优秀作文。《那棵黄葛树》被我选为后记,相信我和孩子们的记忆里,这棵黄葛树会一直这么绿着。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同创国际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