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微电影使学生成为镜头下的主角,借助于影片中的角色,他们开始重新审视现实中的自我,看到了人生道路上的另一种可能,开始做自己的建设者。
做自己的建设者
——我的班级微电影之路
□ 陈 斌

    现在,许多教师都会用手机等工具记录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待到学生毕业时,把这些素材做成毕业光盘送给他们。2012年6月,在我送走第一个班级的时候,我也尝试了这样的做法。但是,无论学生有多么喜欢这样的内容,那也只是过去式,很难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热情。

    那一刻我就在想,三年为一个反馈周期,是不是太长了一些?我们可不可以调整一下顺序,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做类似的事情,而不是等到毕业时?我们可否增加一些电影元素,为学生塑造一个全新的角色,发挥心理学的“角色效应”?这样的思考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

    用镜头塑造不同角色

    原本打算重新接手一个新班级开始这个实验,未曾想学校在一年级结束之后,将每个班分流出一部分学生,组建成一个新班级,而我则被认命为这个班级的“后爸”班主任。

    从原有班级被分流出来,总是有失落感、被抛弃感。不过,我还是找到了这次偶然分班事件中的正面能量:面对新环境,每个人都会清零以往的不如意,翻开新的一页,这是一个重建个人形象的良机。

    新班级组建后迎来的第一个元旦,“除旧迎新”之际,我与学生们商量:“可不可以试着拍几部微电影?”

    前期,我有意做了一些事情激发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得他们愿意去尝试新事物。因此,这个提议很快得到通过。我们一同商定了这次微电影的主题——“青春、励志、迎新”。全班分为四个大组,计划用一周时间进行准备。

    现在的学生在新技术使用方面往往优于教师。关于如何选剧本、如何拍摄,我都没做过多要求,只是与组长们简单探讨了微电影的主题。基于相信学生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前提,我还有意识地减少了自己在活动中的存在,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自由探讨中发现,班级内潜藏着一位电脑高手,最终完成的四部作品《当末与未相遇》《回家的诱惑》《坚持自我》《锦城》都由该学生完成剪辑合成工作。

    作品《当末与未相遇》通过镜头记录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常态,通过四个片段——从未欣赏过、从未自信过、从未尝试过、从未关心过,来展示全新的学生视角。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还结合玛雅人世界末日的预言,利用对比的方式,为这些情形重新设置了一种可能,塑造了撑着红伞漫步欣赏校园美景、认真练完一首完整的钢琴曲、充满自信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主动给父母打电话送祝福的角色。通过对比,让这些现实中的角色察觉到生活本是一个多选题,会因为我们的主动改变而变得更加精彩。谁说我们的学生不关心父母,谁说我们的学生不知道上进,只是有时候教师和家长不理解他们的表达方式,没有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

    其他三部作品分别涉及情感(《锦城》)、亲情(《回家的诱惑》)、励志(《坚持自我》)等主题。在没有过多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选择这些题材,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从学生的内心来说,还是希望成人多去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正如怀特海所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审片”后,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创造性,并与大家一起策划了下一步配套呈现形式。元旦那天,我们邀请了部办的教师,模拟电影节首映式形式召开首届班级微电影首映式,并为“导演”和“演员”颁奖。

    活化学生自身资源

    首映式结束后,我们的后续活动才刚刚开始。我以多种方式对导演、编辑、演员等角色进行持续跟踪,做个案研究,并成功申报了个人课题。在个案研究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梳理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内心感受,让他们察觉改变。

    如今,各地的校园活动有许多,却往往只是走了形式而未能用心。许多时候,教育者需要察觉到学生身上那一丝微弱的自信之火,让其持续燃烧成不竭的内驱力,如此活动才会变得有意义。

    回顾元旦迎新活动,我觉得学生很好地抓住了除旧迎新这个主题,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角色,这也是微电影介入班级管理最大的魅力所在。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打通了过往、现在与未来的通道,让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多元可能性。一个新的角色激发了学生内在潜藏的原动力。我们并没有教给学生什么,我们只是借助技术手段为他们呈现了另外一种可能。只要你能够让学生动起来,方法就会在不断试错中逐步完善。我们的学生不是零基础,我们的学生不是零资源,他们缺的是那个给他们搭建平台的教师。

    当学生真的用全部力气完成一部作品后,教师也要用全部力气把这件事再往前推进一小步。在上述活动中,我与学生们基本构建了这样一个流程架构,“拍摄——展示——跟踪辅导”。教师要做的是把握大的方向,具体细节由学生完成即可。

    当我们的作品出炉后,虚拟的角色会冲击现实的角色,让他们不得不想到改变。这里不再有太多的说教,有的是虚拟和现实的对话,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教育。微电影让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角色,退到幕后做学生的合作者和支持者,把成长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小雪球越滚越大

    每个人都是班级的明星,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关注。电影本身是一门综合艺术,有演员、剧务之分,有主角、配角之分,分法有许多种,只要调配得当,我们总是可以为每个人找到适合的角色。正如我最初的元旦创新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感觉到自己真的很重要。在互联网和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每个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凡是从这项活动中受益的学生,都可能自发地影响到周围的群体并不断扩展形成良好的口碑,良好的口碑也是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能够找到快乐的事情,学生必然会为之倾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在校园内,我们的活动基本上是利用午休、自习等相对自由的时间,有时也会延展到放学后做后期的剪辑工作。

    在面向全体学生方面,我结合班级实际,选取了班级的几件小事,提炼了“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的好”这样一个主题,编辑拍摄了一部成长纪录片。

    小雪球越滚越大。在班级发展中期,我从面向学生全体开始延伸到面向学生个人、面向学生小团体等多个维度进行选题,令学生作品变得更加多维立体。

    在面向个体和小团体方面,结合学生的音乐特长,我们拍摄了音乐影片《少年中国》;结合非主流小团体的正能量,拍摄了原创故事《你一直都在》和《Trouble is a friend》(与烦恼为友)。

    当然,在这个阶段,我们必然会遇到失败、倦怠等负面情绪,再好的事物都会经历这一阶段。《你一直在》拍摄得非常成功,而《Trouble is a friend》(与烦恼为友)却不是很满意,对此我没有做过多的评价,而是接受既成的事实。拍摄团队也遭遇了倦怠的情绪,对此我也没有鼓励他们做过多的尝试,而是让他们接纳自己的情绪,尊重自己的感受,让一切自然存在。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体验,察觉这种感受就好。所以,我所做的就是安抚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自己去梳理,让节奏慢下来。不成功的作品依旧在那里,我与他们商量,等他们想做的时候重新整理、拍续集就好了。

    那些被唤醒的热情

    通常,一些偶然事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起决定性作用。学生秀秀曾经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因为微电影,她找到了自信,扩大了朋友圈。剪辑,曾经只是她的一个爱好,却在班级微电影这个平台得到了肯定与关注,重塑了自信。秀秀先后在成人高考时取得年级第一名,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微电影大赛获得奖项。正是在她的技术支持下,我们的微电影团队和学校的情景剧、广播剧社团实现了对接。当秀秀的父母说“当初选择职业学校是正确的”这句话时,我想这是我所听到的最高评价。而今,秀秀已远赴日本留学,并且在积极冲刺国际名校。

    梦婷是一个执着追求理想的学生,她在最后一学期前拍摄的作品《夏末终年》,让她第一次真正爱上这个班级、这个父母替她选择的专业。她还写下《永远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励志长文,最终成功说服家长,争取到南京财经大学就读自己喜欢专业的机会。小享是这个影片中摔门而出的女孩,正是因为电影角色选择改变自己,在闷热的夏季苦练钢琴,最后专业成绩成为全年级第一。与此同时,她还唤醒了自己对舞蹈的热情,最终也因机缘巧合进入金箔集团艺术团。芙蓉、雅文、文舒、久久、四九、楚静等学生,均在微电影平台最大化地贡献了各自的资源。

    电影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门类,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最能有效合理调动学生已有的资源。在微电影的制作中,我始终坚持学生主导,以学生的视角记录成长故事,不过分追求艺术上的精致,让学生先把事情做起来。最初学生只是在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接近活动的意义。当然,我们还不能预言他们的未来如何,但是这段尝试必将是他们人生路上重重的一笔。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成为自己,不必去模仿其他人。每次微电影活动,目标的设定基本上是由学生自主商议确定的,我充分给予他们自由选择、创作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选择、创造,不断地探究世界,错误、失败是最好的学习资源,教师不能因为追求完美而惧怕失败,反而剥夺了学生自我探究的机会。通过拍摄微电影,学生从实践中不断完善作品的内涵,把所学的知识变现、变活,在行动中重塑自信,在自信中不断推动自己前行。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