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建议
如何拍摄微电影

    如果教师们想去尝试微电影这个做法,我个人建议从准备好一部作品开始。

    选材方面,我建议大家选择励志题材,这样的素材在互联网上有大量作品,如《爱心是会传递》《转点》《盖章》等。主题的选择要契合班级当时的需求,我选择元旦迎新活动主题就是紧扣“辞旧迎新”这样一个主题。班级微电影要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微电影,我希望学生能够给自己一个新的期许,最后也达成了这样的目标。

    导演、编剧的安排,我建议从翻拍入手比较容易,所以在人员的安排上把班级分出若干小组,尽可能全班参与,在活动中选人。现在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都是高手,但是许多人的才能没有得到教师和家长的正向肯定。像我们的元旦迎新活动,学生们就是在协作中互通信息,让班级的剪辑高手脱颖而出,也让相同旨趣的同学聚合在一起。同时,全体学生参与,分组比拼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让尘封的才能再见光明。

    演员的选择,我建议以本班学生为主,根据作品要求遴选人员。当然也不必强求,如果导演选好了,交给导演完成即可。毕竟学生一起生活的时间要多于与教师相处的时间,他们对每个人的特长了解要更全面。另外也可以尝试张贴海报在全校征集人选,我们班级后期的作品,学生就是利用微信、微博、海报等方式,在全校征集演员,反响很不错。

    拍摄的问题,设备以相机、手机为主,也可以借用学校的摄像设备,如果是翻拍,只要照着原版替换场景和人物即可,拍摄过程固定好设备保证画面的稳定性。声音的处理可以同步录音,也可以后期配音,后期补录要注意对准口型,当然后期录音的效果会好一点。拍摄过程要学会用电影语言,用镜头说话,注意镜头切换,不要长时间停留在一个画面上。拍摄周期以一周为宜,时间短了完不成,时间长了反而会有懈怠感,达不到目标。

    后期处理,一般使用“会声会影”等软件,把一段段视频重新合并到一起。剪辑过程不一定按照之前的顺序,重新组合也可以产生新的意义,也就是电影的蒙太奇效果。如果实在不会使用这些软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教程,帮助学生完成。

    展示的问题,我模仿电影首映式方式呈现了首次电影作品,学生们为此还自制了入场券、奖状,设计了会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种仪式感,无论作品效果如何,我们都要以一种隆重的方式把作品呈现出来。

    后期的跟踪辅导,许多教师往往到展示这个阶段就结束了,如果就此打住,我们相当于造了一条断头路,给学生的感觉会是半途而废。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多一点耐心,多去观察,捕捉点滴的闪光之处,然后扩大。扶一段送一程,把工作做到位,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以上分享,希望带给教师们整个流程的全面认识,更多的还是需要行动起来才能一步步往前。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