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课堂改革六问
□ 潘 磊

    当下,课堂教学正从传统的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逐渐转向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当然,在课改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问题。

    教师如何引导

    先导后学还是先学后导?“导”多少?“学”多少……这些问题值得共同探讨。我认为,教师既要导在课前,也要导在课中,而导在课中是重点,更是难点。导在课前,就是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做到心中有课标、有教材、有学生。导在课中,就是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转换为学生的“学”,用“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适时点拨。

    需不需要导学案

    课堂上究竟需不需要导学案?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还未形成的学生而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导学案,对成长会有很大帮助。一旦学生的自主能力形成,导学案的使命即可终结。如果长期使用导学案,学生的学习便会处于一种依赖和等待状态,甚至可能出现“老师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无奈应付。

    学生要不要都展示

    展示可分为台下展示和台上展示,不一定非要千篇一律地让每个小组的每个学生都站到讲台展示,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展示的量也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而定,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不可能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展示。因此,要兼顾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习中等或偏下的学生展示机会,让其在参与中得到认可,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且这类学生的展示,基本上能够检测出整个班级学生在这一内容上的掌握程度。

    教师在课堂上控制什么

    教师在课堂上要控制什么呢?一是控制时间,即控制学生自学、互学、展示的时间,要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二是控制纪律,即控制学生展示、互动的纪律,让学生展示有序,互动不乱;三是控制目标,即控制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能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引之有法、导之有序、放之有度、收之有益”的“经营”之道,做到善收和善放,既让学生有效学习,又让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和课堂纪律得到把控。

    农村学校适不适合课改

    有人认为,农村学校条件不好,缺乏相应的资源,所以不太适合课改。其实,学生的学不仅靠的是课堂上教师的引导、点拨,更主要的是靠他们的自主学习。现在许多农村学校有图书馆和电脑,这些资源利于教师备课,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有人认为,低年级学生连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让他们自主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从低年级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考虑适当地让学生自学、互学、展示,但切忌操之过急。

    保留传统还是改革创新

    课堂教学改革让一些教师质疑或犯难。一是有教师觉得传统教学很熟练了,学生也学得不错,没必要进行课改;二是有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势必完全摒弃传统教学,对新课堂教学很不适应。其实,“精讲点拨”是处理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教师的讲解点拨要做到“准、精、深”: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问题,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疑点,把握讲解、启发、点拨的时机;要对教材有整体把握和问题提炼,讲解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核心问题;点拨要高于课堂展示,引领学生走向深化、灵活和创新,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引导总结学习规律。

    特别要强调的是,课改没有现成的路径,要改革就需要探索和实践。外来的经验哪怕再好,我们也不能拿来就用,一定要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生成自己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系贵州省仁怀市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