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对学习的深度解读(二)
李 平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杜金山 本报特聘专家、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

    李平:您的意思是,人作为一个整体,不管外界是否有意无意,所有的刺激(行为),最终都会对“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凡是被忽视的,无论有意与否,对内心都将是负面的、消极的。

    杜金山:不动心又叫不着“相”,或者说在人的心里不泛起涟漪。能够做到在任何事面前不动心,这样的人绝不是一般人物,我们谈论的教育对象,肯定达不到这个层级。反过来,一般人的“心”也无法做到深藏不露,心动了以后,人的感觉器官总会有所表示,这就是所谓的挂相。

    为了便于理解,我再把这四个层级由表及里分别表述为“知”“识”“心”“性”。

    所谓“知”的层级,即感知,接受外界刺激信息,把刺激信号转变为能在主体自身内部经络系统上传输的信息。

    所谓“识”的层级,即大脑的“阅读”和理解层级。该项工作主要在大脑内部进行。“阅读”就是大脑对来自感觉器官信息的接受,理解就是对外界信息的认知和处理。简言之,识的过程就是大脑的活动过程,通俗讲叫动脑,严格讲叫思维。思维是按照逻辑规律进行的,它除了对外界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外,更多的是对这些信息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深入审视,通过审视找到本质,再根据本质进行必要的“串、并”和完型工作。不同的学习主体,在完全相同的外在信息的刺激下,其大脑能够完成的思维完型程度是不同的,能够完全完型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好。一般来讲,认知能力的差距就反映在来自外界的同一组信息刺激后,各自在大脑里实现完型的相似度的差异上。

    所谓“心”的层级,即意义层级。每个学习主体都有一个内心世界,这个世界与外面的世界有一定的相似性,是这个人对一切事物意义的所在。这个世界是通过“识”的过程建立的,只存在于不同人的内心。外来的“知”信息,在经过“识”的认知和整理后,通过两种方式进入更深的“心”的层级,一种方式是无条件接受,另一种方式是有条件接受。在“心”里,新的信息与原有体系产生了新的碰撞和融汇,在取得新的平衡后,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体系。人在内心建立起的这个世界,是每个个体对周围世界认知的全部,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人类对外界的反应不再是简单的反射,而是具备了更强的联想能力,甚至可以做到一叶知秋。内心世界的建立,让人类有了智慧。智障的人,不再是对外界刺激的简单反应和适应,而是具备了改造、优化甚至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可能。

    李平:您在讲解高效课堂时一直强调三动,动身、动脑、动心,其道理就在学习的层层深入啊!

    杜金山:只有到达这个层级,人不仅可以优化改革甚至创造世界,更重要的是,人才会有了所谓的自由意志,有了生命的真正尊贵。

    顺便回答一下,怎样才算高效课堂下的学会?只有在“心”的层级上实现正确、全面和完整的意义建构,才是学会的真正标志。

    李平:“心”是道德住所,品德根本,动力之源头,意志之根基。由此可见,知、情、意三者终会于心。

    可是人们常说心性,“心”和“性”的层级又是如何划分的?学习到“心”是否就到达了最深层次了呢?

    杜金山:需要说明一下,任何分层的做法都是为了讲述和理解的方便,并不绝对代表事物的本真。在一般意义上讲,深度到“心”已经深无可深了。但是,在“心”的层面建立起的智慧,在认识、优化、理解甚至创造新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一个原则——逻辑,也就是说,这里的智慧从根本上讲只能是逻辑下的智慧。可是,根据阴阳学说,有逻辑的存在也意味着非逻辑的存在,就像有物质就会有反物质、有正能量就会有负能量一样。

    李平:非逻辑?是不是指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学似的逻辑?比如罗氏几何学中同一直线的垂线和斜线不一定相交?

    杜金山:大概是吧。也类似于哲学家康德提出的“物自体”。

    因为“心”随着“知”和“识”的积累一直在变化,所以它一定只是学习过程中的表象,就像水池里的水,随着水的注入不断变化,但水池本身却是不变的。学习过程中,那个不变的源头到底是什么?为了寻找学习的原点,我们需要向更深处挖掘学习的本质和秘密,因此在“心”的层级更深处,又设置了“性”的层级。

    根据《黄帝内经》,我们知道性是心之本,心是性之用。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个不变的源头,我认为就是这个“性”。高效课堂的哲学、理论和实践的技术,都必须溯本求源指向人的本性,学习的深度解读自然也要到达这个层次。

    我相信,在这个层级建立的智慧应该是真正的大智慧。这个智慧,既是逻辑的,也是非逻辑的。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