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看见更真实的学情
□ 刘 艳

    在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我上了一节物理展示课,内容为《连通器》。这节课专门安排了学情观察员进课堂,对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学情观察员对课堂的观察与解剖,像医生对身体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课后,每位观察员要反馈所记录的学情,这更像是一次对课堂的集体“会诊”。

    作为授课教师,我在课堂上目之所及毕竟有限,而学情观察员的介入可以帮我全方位地发现课堂上的更多细节。从上课的问好开始到一节课结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究竟怎样?指令发出后学生是迅速投入还是茫然无措……

    此外,课堂上还有一系列突发事件:学生想把液体倒回去,不料却洒了一课桌;实验不能进行,因为连通管内有气泡;因为不同见解而争论不休,无论组员怎么讲解观点都难以统一……

    这些情况都被学情观察员记录下来反馈给我。这样,作为授课教师的我就像拥有了三头六臂,搜集一堂课几乎所有的情况后,修正、改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

    学情观察员是一种角色,但更像是一种教研方式。无论是授课教师、学生,还是作为学情观察员的教师,都能够在对学情的分析中有所收获。因为它较全面地呈现出课堂的许多细节,像医生用仪器检查后生成的报告单,由此可以更准确地对症下药。

    第一次接触学情观察员这一新事物,我和学生都有些不适应。但一节课下来,师生都仿佛习惯了,学生下课时甚至与观察员老师依依不舍。仔细想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学生多了个同学,教师多了个帮手,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新颖的方案和想法可以及时得到鼓励,从而加速、优化了课堂进程。

    回到课堂,这节课有许多让我难忘的场景:学生是灵动的,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互相提问和解答,确实解决不了才会把问题抛给周围的听课教师;学生是执着的,遇到不懂的问题非要弄清楚不可,不然怎么也不肯坐下;学生既有看到问题时的锁眉、思考问题时的顿悟、解决问题后的轻松,还有得到实验结果时的笑容。他们在对知识的探索中享受乐趣,作为授课教师的我,则在评价和欣赏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当然,如果没有学情观察员,我一定不知道实验不能进行时,学生孙旺用弹气泡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一定不知道许朝鹏和刘佳明的探讨,帮助周围的同学解决了困惑;也一定不知道,杨靖楠竟然一节课只小声说了四句话……

    观察员们还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看法,比如,如何更好地导入?怎样把问题再细化?实验器材如何更加多样化……这些让我颇受启发。

    这堂课让我看到了学情观察员的独特之处,也看到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我想,随着我对教学的不断改进,我的课堂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迁安市扣庄初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