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导学案的前世今生(一)
李平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杜金山 本报特聘专家、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

    杜金山:前面我们谈论的是高效课堂的“道”和“法”,看似务虚,其实很重要,因为这才是高效课堂的根。没有对这些内容的真正领悟和掌握,只会简单地模仿,就应了齐白石先生说的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许多学校在引进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表面的原因似乎很多,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急功近利,只想通过模仿技术和器物承载,却不肯下功夫深究和掌握高效课堂的灵魂与真谛。

    李平:所以,无论是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还是河南省汝阳县圣陶学校校长王天民,都一再呼吁不要只学我的技术,如果你们非要学,请一定要研究我和我们的教师是如何做人的。

    “学我者生”是指领悟其真谛,才会有自己的创作和发展;“似我者死”是指对外相的模仿。为何“似我者死”呢?恐怕最相似莫过于复制,谁会认为复制齐白石先生的画能够与原作有共同的艺术价值呢?齐白石的画不能复制,杜郎口中学的课改也不能停留在复制阶段。

    杜金山:成就一份真正的事业,道、法、术、器、势一样都不能少。从这期开始,我们谈论的重点将是高效课堂的术和器,这也是高效课堂能够落地的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高效课堂之道是不会变化的,而高效课堂之术却是多姿多彩的。所以,对高效课堂的术一定要秉持“道之坚定,术之包容”的原则,只要术能载道,就不要简单否定,绝不要因为各人所用术之不同而相互否定甚至攻击。第二,从现在开始的解码,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固定的模式,借该模式进行表达,如果与其他学校的表达有所不同,请一定先看看是否是由于选用的模式不同造成的,我所选用的模式是“五步三查模式”。

    当前,高效课堂之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技术过于花哨、繁杂,容易让刚刚入门的教师眼花缭乱,不知取舍,亦不好操作。二是技术表达过于细致导致僵化,让有些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把课堂变成了机器。

    李平:所以你说,高效课堂的技术,不认真的学不会,太认真的学不好。因为,只要表达就有局限,道,有些可道,有些不可道。

    而解决的方法就是深究和领悟高效课堂的道与法,当我们真的明白这个根本后,再学习、理解、研究、落实甚至是去创造高效课堂的技术,就变得简单多了。正像智能手机一样,内置程序工作越复杂,用户操作越简单。

    高效课堂的承载工具(器)主要有导学案、课堂流程、围坐的学习组织(班级、小组和对子)、用于课堂评价的评价表和数据链。其他的如双(三)色笔、纠错本、活页夹、黑板都属于课堂的标配。

    如果课堂有互联网、交互式白板、投影仪甚至平板电脑就更好了,这些现代化设备的捧场,让高效课堂“如虎添翼”。不要以为高效课堂来自农村,所需的基本条件简单,就以为高效课堂排斥现代化设备,其实不然。

    杜金山:是的,前面我们说过,只要不能触及人的彻底改变而仅仅停留在物和术的改变的课改,都不能算真正的课改,但课改这场新的教育文化再造工程,也必然是从物质文化起步的。所以,传统的黑板也好,现代的“互联网+”也罢,都可以成为高效课堂的物质基础。

    李平:高效课堂的四大核心技术包括:导学案的编写、使用、管理技术;流程的设计、应用和优化技术;学习组织的建立、建设和应用技术;评价及评价的应用及数据传输和分析技术。

    杜金山:现在专门论述导学案编写的书籍已经出版了许多,我们希望用最简单的文字,把导学案的编写、使用、管理表达清楚,不让一线教师再纠结于导学案难编、难用、难管理。导学案的产生在山东省兖州一中经历了三个阶段:预习提纲—讲习稿—导学案。导学案的精髓,就是三个字:导、学、案。

    导,指的是引导、指导、辅导、诱导,让一份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方向盘、路线图和导航仪。四大聚焦中的目标聚焦、问题聚焦和逻辑聚焦都隐含在这个“导”字中。

    学,指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方便、精准和快捷而编,一方面是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高效的要求。原本教案变为学生的学案,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翻译和二次创作,把大的缩小,小的放大,远的拉近些,太近的推远些。总之,要适合本班学情,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满足当下的学情需求视为最高原则。

    案,指的是精心设计的方案,绝不是编写者随意的“拼盘”。四大聚焦的第一聚焦“学情聚焦”,是导学案编写的前提和基础;四大逻辑(人的认知逻辑、学生的学习行为发展逻辑、课堂的推进逻辑和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是设计该方案必需的依据。

    李平:在我心中,导学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优质导学案需要同时具备两个特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始终能使学生保持信心与热情,这就是一份好导学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