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学校质量提升“八探”
任勇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

    学校长足发展靠什么?靠质量。质量是每所学校的立校之本和发展之基。

    目前,社会对教育质量存在不同的认识,这反映出人们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

    什么才是有质量的教育?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事业,其本义是人通过受教育而获得幸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所说的教育质量,是以提升学生素质为价值取向,追求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尊重学生差异发展和学生未来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

    一是“管理”之探。抓教育质量,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是一校之魂,这个“魂”必须附着在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体”上,“魂”不附“体”,教育质量何以提升?校长抓质量,当从管理入手。比如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要出台“提质”制度,要加强精细化管理,要重视研究并建构质量管理体系等。

    二是“课改”之探。只有有效推进课程改革,才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改革应以实现传递知识、探究创新、人文精神、交流合作、个性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关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课程也好,课堂也罢,都应指向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是“师资”之探。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有好教师,才有好教育。要想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包括师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师能——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师智——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师魂——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四是“德育”之探。学生德育,既是教育质量的内容,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之一。事实上,教育质量要提升,学校德育要先行。只有德育工作抓好了,学生才可能提升自律意识,这样教学工作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五是“教学”之探。教育质量应当以教师“教”的质量为主要辅助条件。教育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过程,教育质量是教师“教”的质量与学生“学”的质量的结合。没有教师“教”的高质量,教育的高质量就很难保证。因此,学校首先要抓好常规教学,其次要抓好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实施动态管理。

    六是“学习”之探。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学生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单靠教师教是不行的,还必须自己会学。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研究教的多而研究学的少。实践证明,忽视学,教也会失去针对性。提高教育质量在学生“学”上还大有文章可做。

    七是“评价”之探。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主管部门在评价时,应注意评价功能的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广泛性,评价对象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形式的多样性,评价内容的多维性,评价结果的激励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八是“共育”之探。“共育”是指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合力,使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优秀学校的校长无不重视教育质量,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有“质”方能取胜。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