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主编手记
为往圣继绝学
□ 金 锐

    北宋大儒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可以很好地概括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传承离不开教育,而说到传统文化进校园,则每每有两种极端的声音:一种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不适应当代社会,学生完全没有必要接触;另一种认为传统文化无所不能,需要不分门类、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

    前一种不值一驳,因为学习传统文化并非要恢复古代社会体制,而是要让年轻人接触文化、认识文化、理解文化,从而更好地与先人沟通,从经史子集中汲取养分和智慧。而面对后一种声音,则需要教育者冷静客观地认识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精心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法。

    不可否认,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很长一段时间,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教学意义、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考虑清楚。如今,重新开始重视传统文化,许多学校操作起来自然手忙脚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于是,形形色色的“国学大师”粉墨登场,曾经的成功学、管理学“专家”摇身一变,又披上了国学的外衣,开始从事教师培训、学生培训。这些人很可能连一本完整的文言书籍都没有读过,却靠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和名词炒作得天花乱坠。然而,一些学校仍然“照单全收”,让原本便工作压力、学业负担极重的教师和学生更加劳累。

    这其实也不能过于苛责学校,毕竟太多人对传统文化都是一知半解,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昭昭,怎能不出问题呢?如果寻找困境的原因,或许还要上溯到高等教育——我们的人文类学科严重缺乏人文性,文学、哲学等专业都成了文学史、哲学史专业,既不亲近原典,也乏深入研究。没有人文色彩,传统文化就真成了干枯的说教,也难怪长期以来备受冷落了。

    传统文化教学,大多数学校往往由语文教师兼任,或者外聘教师。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毕竟不同,教师如果在相关领域缺少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难免有所偏差。外聘教师或许更加专业,但有时缺少对教学法的研究,难以让学生感到亲切和信赖,做一两次普及性讲座没有问题,却非长久之计。让教师“回炉重造”已不可能,只好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培训,让教师先成为“懂行者”,再成为“引路者”。培训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有赖于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通过行政命令强行给教师增加负担是极不可取的。

    传统文化包含丰富,学校首先应对其进行甄别选择——艺术类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以增强学生才艺,文学类课程可以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哲学类课程应该结合学校文化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也良莠不齐,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有些有益于身心并符合时代精神的,自然应该传承弘扬,而有些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也要果断舍弃,千万不能不加拣择地让学生学习。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突出科学性和系统性,由易及难、由简及繁,既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到东西,也不能过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传统文化进校园,需要高屋建瓴的引领、脚踏实地的思考、不偏不倚的态度,以及一份对文化的坚守和敬畏。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中华文明、唤醒民族自信的重要举措,但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行走方式,认识真正的文化内涵,不能作徒有其表、急功近利的教育,让“国学热”成为新一轮的教育乱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