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
为学习创设现实情境
执教教师: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中心小学 章颖 执教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人民币的认识》

    师:许多小朋友都与大人一起买过东西,那你们知道古时候的人是怎么买东西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展示:一个古人牵着一只羊,拿着一条鱼去集市上,他想要一匹布)

    师:你看到了什么?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热烈讨论)

    师:如果拿这只羊去换这匹布,你觉得对方会答应吗?

    (教师板书:一匹布的价值=一只羊的价值)

    师:同样是买布,古人是牵着一只羊去换,我们是直接拿钱去买,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生:拿羊去换怎么算价钱啊?还是拿钱买比较方便。

    师:今天,咱们就拿些钱去买文具,我们中国使用的钱叫人民币。为了顺利买到文具,我们先要学会哪些本领呢?

    生:要会算账。

    师:对。但算账的前提是你要认识人民币,你是怎么分辨人民币的?

    生:认识,人民币的上面有数字。

    (教师分发给学生的盒子中有许多人民币样币,看哪一组学生能快速地拿出教师说的人民币)

    师:看来小朋友们已经基本会认人民币了。人民币这么多种类,怎么才能清楚地记住呢?我们一起给它们分分类。

    生1:可以按硬币、纸币分。

    生2:可以按元、角等分。

    ……

    师:大家都认识了人民币 ,现在我们一起去换一换、买一买吧!

    (出示文具店图片)

    师:各位小顾客请注意,这里都有什么文具?价格是多少呢?看清楚了吗?我现在就是营业员啦!

    生:我想买1元的尺子。

    师:怎么付钱正好能买1元的尺子呢?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自己尝试着付一付、摆一摆。把不同的支付方式展示到黑板上。

    (学生给出几种支付方式:纸币1元,硬币1元,5角+5角,5角+2角+2角+1角,2角+2角+2角+2角+2角……)

    师:我们明明要付1元,你怎么用的都是几角的人民币?

    (教师引出1元=10角)

    师:现在老师成了顾客了,今天老师只带了1张5元的人民币。老板,我要买1把尺子!营业员怎么办?谁来试试?

    (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两元钱,可以换走哪些东西呢?

    生:橡皮、铅笔、尺子等。

    师:1元钱可以换走哪些东西?

    生:5块橡皮、2支铅笔、1把尺子。

    师:同样是1元钱,怎么橡皮可以换这么多,铅笔换这么少?我拿5块橡皮换你的2支铅笔,换不换?

    (学生讨论并回答)

    ……

    教学反思

    在我看来,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学生都有与家长一起购物的经历,应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人民币的使用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一系列购物活动场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对人民币的认识。

    第二,以课堂中的模拟购物活动为主线认识人民币。本课的重点是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学生购物活动。把购物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如何付钱、找钱。教学中有个人思考,有同桌合作,也有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

    第三,在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体会等价物。什么是等价物呢?比如我有斧子,我想换一只羊,互为等价物,交换成功。课堂上我安排了有趣的购物情境,问学生用1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5块橡皮,2支铅笔,1把尺子)。再问,我用5块橡皮可以换你的2支铅笔吗?怎么这么多橡皮只能换这么少的铅笔?结合购物情境,通过不断追问,让学生体会价值相等的物品是可以互相交换的,而不是只看物品的数量。

    第四,在多样化的付款方式中发展学生“数感”。买东西要付钱,1元以内的人民币可以买些什么,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领会在购物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付款方式,注重了付款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整个购物活动除了要围绕1元可以怎么付钱、怎么找钱,还应该有买几元几角的物品可以怎么付钱、怎么找钱。这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很有帮助。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