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学生立场:课堂革命的源头活水
房超平

    掀起课堂革命,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从本质上解决“想学”和“会学”两个基本问题,积极创建以学习为本、以学习者(师生都是学习者)为本的课堂教学。

    解决“想学”与“会学”问题是课堂革命的逻辑起点

    课堂革命的关键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想不想学的问题,二是会不会学的问题。就现实而言,会不会学的问题似乎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而想不想学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想不想学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学习动力问题。学习动力包括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外在动力主要来自于外界刺激,分数、压力、利益等都是外在刺激。而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好奇心、成就感和创造性。有关专家认为,学习的外在动力越大,内在动力就越小,而且外在动力很难持久,也不会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的内在动力,必须通过整体学习、对话学习、创造学习和选择学习,切实推进课堂革命,提高学生的思维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学习的魅力和思维的魅力。因此,学习动力问题与教学改革密切相关。

    会学问题通过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型和“三导”(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转型得以实现,而想学问题需要通过以整体学习、对话学习、创造学习和选择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思维转型来实现。

    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实践中难以落实的原因,除了没有建立有效的学习型小组建设和评价机制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自主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途径不清晰、目标达成的练习不够精准。因此,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学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学是课堂革命的基本前提

    实现课堂革命,必须再造以“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包括制定学习目标、设计实现路径、凝练关键问题。制定学习目标是指按照因材施教原则,设计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类学生分别能够达到的基础性、拓展性和挑战性三类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必须具有激励性、指向性、层次性;设计实现路径是指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设计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达成基础性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和展示对话学习达成拓展性目标和部分挑战性目标;凝练关键问题是依据分类目标设计关键问题,并根据关键问题设计问题串,形成以问题串为主要内容的自主学单,使每一个问题与目标精准对应,以期达到问题解决、目标实现的目的。

    整体学习、对话学习、创造学习、选择学习是课堂革命的有效方式

    掀起课堂革命,必须提高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深刻感受知识、学习和思维的魅力,这就需要通过整体学习、对话学习、创造学习、选择学习,优化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活学生的创造性。

    整体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预习单元知识目标和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整体框架,明白单元知识的结构,再通过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重点解决知识连接点上的关键问题。通俗地讲,就是要让学生“先识森林,再见树木”。必须强调的是,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必须把该是学生自己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放心、大胆地交给学生。整体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把知识简化——精练“骨干”知识,培养学科思维。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学习时间。

    对话学习要求在课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成为常态。对话学习挑战的是我们原有的关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对话不只是语言学意义的交流,也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的呈现方式,而是一种思维和文化的碰撞,这种学习突出了平等、民主、自由,要求双方积极参与的内在意蕴。只有将对话作为主体自由生活方式的创造力彻底释放出来,才能彻底改变师生关系的本质和教与学的关系,以更加符合人的接受习惯和学习规律的方式,代替传统的以单向指令作为基本手段的教学行为模式,也才能触及课堂改革的本质。

    大班额条件下,要激活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必须开展选择学习,才能有效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也才能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为此,教师必须设计分类目标和分类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自由选择适合的学习途径,以实现“让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新进步”的目标。对小组团队学习机制建设而言,满足选择需求意味着逐步实现由固定分组,到按照学习兴趣和目标层次自由分组的转变。

    创造学习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学习方式。开展创造学习,要求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信息和知识去分析、归纳,或让学生亲自实验去体验、揣摩,再让学生把分析或实验所得的结论进行讨论、逐条整理,使其建立联系,并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看法、结论,直到引导学生形成概念、理论,亦即创造“新知”、发现“规律”。

    (作者单位系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