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生命如花绽放 个性轻舞飞扬
——记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孙世林
郭 颖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孙世林,30年潜心探索,悉心授业,30载无怨无悔,激情不灭,凭借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一直行走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谱写教育人生的精彩乐章。

    能成为一名教师,父亲对孙世林的影响颇深。每每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作为教师的父亲总会举一反三、引经据典,从一个知识点迁移到相关的知识点。从父亲身上,孙世林感受到教书的快乐和教育的魅力,在高考时毅然填报了北京师范大学。孙世林常说:“一路走来,家庭教育让我意识到教师的责任重大。读书是为了成长,我愿意和学生在一起,帮助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见证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自1987年拿起教鞭,30年来,孙世林先后送走18届高三毕业生,承担班主任工作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共21年。他始终把“做人”教育放在首位,用严谨求实、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学生,注重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断地体验、感悟、实践、思考,寻找教育教学的真谛,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身体力行地教给学生如何做人。

    刚工作时,孙世林班里的一名学生想努力学习改变在山区的命运,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成绩一直不见起色,家长非常着急。这种情况对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来说不是难事,但是对于一个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却并非易事。面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孙世林感到束手无措。经过深思熟虑,他转换角色,从教师变成朋友,得知该生喜欢打羽毛球,他便每天放学约学生打羽毛球,在运动中培养他勇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并鼓励学生将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迁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提升,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这个事件引发了孙世林的思考:当学生有改变命运的动力却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时,应该找到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坚持,在看似苦涩的坚持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教会学生解答一道数学题是数学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提升意志品质,鼓励学生战胜自身弱点,发现更优秀的自己,成就学生的未来,则是每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像这样的事还有许多,孙世林始终认为,教育的重要性远不止让学生获取知识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重要的是应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实在在地落实在平时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做人的原则、做事的态度,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像花朵一样绽放异彩。

    “年轻人不要怕吃苦,一个新教师要想站得住讲台就要肯于付出”, 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让孙世林铭记于心。最初工作那几年,孙世林吃住都在学校,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数学上。恰逢此时,北京市教委从全区选派20名教师,每周要参加西城、东城的教研活动,为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孙世林抓住机会,每天上完课后,骑半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坐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车到当时的西城区、东城区教研中心,两个多小时的学习后,再坐长途车、骑自行车回家。这项活动举办了3年,无论春秋寒暑、风霜雨雪,孙世林一直坚持着。正是那3年,为孙世林日后的教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3年9月,孙世林从大华山中学调入平谷第三中学,开启了教师生涯的第二个5年。平谷第三中学校长毕晓尘的3点希望对孙世林影响很大:要不断学习并学会积累,学习能使自己随时把握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开阔自己的视野,积累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自己;要注重细节,减少随意性,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比如板书要规范、言行要规范、行为要规范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要用自己规范的言行和无声的语言引领学生;要从学生的问题思考自己的教学,依据学生的困惑调整、设计,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这3点希望彻底打破了孙世林重知识传授轻学生感受的教学观,使他的教学真正转向“以学施教”的思路上来。随后,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和进修,主动承担各级各类研究课公开课,在教学实践锻炼完善自己。2000年孙世林代表平谷区参加北京市首届青年教师评优课获得一等奖,31岁便破格晋升为高级教师,32岁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4年8月,孙世林调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任教,在田树林校长“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下,他先后参加了“牛津大学教育教学培训班”“哈佛大学教育技术培训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管理培训班”“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培训班”等培训学习。厚积才能薄发,在课堂上,孙世林能敏锐地捕捉学生困惑,在循循善诱中答疑解惑;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自学指导、讨论、问题探索等多种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从学生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思维深处理解知识本质,用辩证的方法、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研究数学问题,激励并帮助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由驰骋,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数学领域得到释放。

    教师的发展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2014年至2020年是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第二个六年计划实施阶段。新六年发展规划的目标是“构建生态校园文化”,孙世林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数学“生态课堂”,即从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出发,设计不同梯度的教学目标,创设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还适宜学生主动探究的情境。课堂上,孙世林“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用问题引领学生思维、用赏识鼓励学生思考、用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了“以情促学、借境助学”的教学特色。

    超越源于学习,探索永无止境。孙世林主动参加各级各类学习、进修;他以“科研促教研”,主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方式的研究》和“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数学作业新模式的研究》;探索新课程下教育教学的新规律,多篇教学论文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教学通讯》《高中数理化》等数学专业核心期刊中发表;论文《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与实践》获中国教科院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论文《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探索》获北京市“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对话情境的认识与实践”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获北京市“智慧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一等奖;多次举办北京市市级研究课、观摩课,教学设计《用函数的思想解函数问题》获北京市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与展示活动一等奖,课例《立体几何中的开放性问题》被评为朝阳区“新课程探索与实践”示范课例。

    孙世林将近30年教学生涯的不断追求、感悟、思考与总结集结成册,出版《数海茫茫悟静思》一书,该书生动地记录他深入探究数学本质、深刻感悟数学教学的过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1年,31岁的孙世林被评为北京市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连续16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2017年9月,孙世林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作为数学名师, 他力求为数学教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悉心培养青年教师,多次举办讲座,指导、培训朝阳、平谷、大兴等区县的高考复习备考工作和教科研工作;被聘为CCTV中学生频道主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数学指导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和北京市“绿色耕耘”项目指导教师,多次到贵州、河南等地区义务支教。

    正身育德、宽容大爱、严谨治教、恒学善研。这是八十中教师发展目标,也是孙世林30年教育教学的写照。孙世林30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用勤奋播种,用智慧培育,用科学引领,秉承着学校“让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办学理念,在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的教育理想。“生态课堂”让生命如花绽放,让个性轻舞飞扬。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