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节日背后的秘密
通讯员 佟励东

    传统节日就在我们身边,但如何让它与教育发生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许多学校都在思考的问题。辽宁省沈阳市东平湖街第一小学将“节日文化”作为切入点,很好地实践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教育哲学基于学生感受

    “学习应该是一种全身心融入、自主体验的愉悦过程。”这是辽宁省沈阳市东平湖街第一小学所有教师形成的共识。

    校园里,随处可见充满亲切感、悦纳感的环境布局。

    “青花瓷——我的中国心”国学主题走廊、“建桥——满怀自信心”英语主题走廊、“发现王国——一颗好奇心”科技走廊、“拥抱自然——怀揣感恩的心”环保走廊、“溢湖涟漪——喷薄灵动的心”艺术走廊、“壮志雄心”体育走廊、“一片冰心”健康长廊和“按下静音键”阅读长廊等。

    在这样一种文化熏陶下,每个教师都用爱心和职业操守呵护着每一株幼苗,每个学生都怀揣着自信,磨砺自己的品质,努力达成愉悦感与高品质并存的发展态势。

    这就是东平湖街第一小学提出的独具特色的教育哲学,即将学生的感受作为教育的起点与终点。

    在这一哲学基础上,学校又提出了“用心教育”的办学理念,即在学校发展的分析、设计、布局中精心,在教与学的体验中专心,在个人心理认知、行动、感受中悦心。

    “‘悦’读‘悦’分享活动是学校的品牌和亮点,开放的馨香书吧有许多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每天,一些学生会坐在走廊静静读书,充实自己的知识库。读书,让师生变得大气、有底气、有灵气。”教师朱芮说。今年,学校举办的“悦赏节”,就是以“悦湖寻美,赏心悦目”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每个学生用相机捕捉身边的美好。

    每个学生都装着一个“节历”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联系。学校内涵丰富的“节日课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整体学习的热情,是践行“用心教育”办学理念的良好途径。

    “过节”的说法源于学校的众多活动。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农民工子女较多。为了让农村孩子能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学校开展了众多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在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教师能亲身感受学生们的变化,他们的张张笑脸洋溢着小时候过年过节时的幸福味道。”教师李剑说。于是,学校逐渐将一些活动升级为艺术节、体育节等节日课程,让学生成为主体,具身参与、深度感悟。

    节日课程与季节特点呼应,与学生年龄特点对接,与学生的个性需求吻合。不同的节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快乐,也带来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精神滋养。每个学生的心中,都装着心仪的“节历”,时时处处感受着节日的快乐。

    今年6月,学校首届“校园淘宝节”在三年级师生的精心筹备下热闹开市。学生们在摊位上陈列出丰富的商品,琳琅满目。其他学生也分工明确,有收银员、理货员、促销员、保洁员等,在现场各司其职。这项活动倡导了厉行节约、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诚信交往的社会实践能力、经济理财意识和乐于奉献、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学校希望通过清晰的“节日”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培养深度结合;通过趣味的“节日”内容,将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整合;通过鲜活的“节日”流程,让学习过程生动起来;通过参与“节日”活动,让学习体验愉悦起来;通过创新“节日”设计,让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去年毕业季,经过调研,学校把毕业季的主题定为“梧桐心语诉衷肠,今夜无眠寄远方”。这个毕业课程,从“安营扎寨”开始,经历“暖筵分享”、红毯仪式、“对抗式”拓展、电子相册展播等多个环节,以精彩的“日出升旗”结束,点燃了师生们的激情。

    核心素养落地很实

    用知识强心、用文化养心、用实践励心、用体艺润心、用修身怡心,这是东平湖街第一小学开发的“五心”节日课程。

    知识强心板块设置了9个节日课程,旨在拓展学生学科知识,阅读积累经典,进一步形成学习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习语言的语感。

    文化养心板块设置了8个节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民俗、传统节日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兴国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传承中华文化。

    实践励心板块设置了8个节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劳动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形成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敢于批判质疑。

    体艺润心板块设置了8个节日课程,旨在通过增加音乐、舞蹈、影视、美术、文学、表演、媒体等内容,让学生学会欣赏与表达,学会创作表演,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修身怡心板块设置了9个节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注他人、诚实守信、担当自律、言行一致、宽仁友爱、公正处事、尽职尽责,形成健全的人格。

    “‘五心’课程指向人的核心素养,可以说是找到了一条让核心素养从‘听起来很美’到‘落地时很实’的路径。”学校负责相关课程的教师表示,“这些课程形式新颖,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几乎覆盖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所需要的素养。学生亲历其中,久而久之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思维习惯”。

    过节成为学校特殊课程

    在东平湖街第一小学,学生几乎每个月都在“过节”。上半年以悦读节、艺术节为主线,下半年以电影节、体育节为主线,梳理成具有东平湖特色的42个特色活动。

    这42个活动模糊了教学、德育、体卫艺的界限,整合各学科知识,力求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和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各种节日活动,有利于让学习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征。比如,在“电影节”活动中,学生通过看电影感受和捕捉电影情节的曼妙,通过写剧本提升创造能力,进而与同学合作拍摄微电影。今年圣诞节前夕的“英语节”,也安排了重头戏——英语猜谜、交换礼物和英语明星展示活动。

    节日可以让学生依靠已有知识基础和个体优势,借助身体与外在环境发生互动,获取新的信息,促进知识更新。比如“向阳节”,每个子项目的基础素材都是向日葵。学生可以在电脑绘画中画向日葵,在贴画中用葵花籽,在颁奖礼中写文章“咏向日葵”。节日还可以促进学生突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学生在每一个节日中都要利用网络搜集素材,归纳整理、整合运用。

    对于这些节日课程的管理,学校也有一套与办学理念相配套的机制和办法。学校管理层主要负责构思并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提升教师学习实践校本课程的能力;教学管理层主要是发挥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的配备、培训,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考核课程效果,同时加强对校本课程的指导。

    如今,过节已悄然成为东平湖街第一小学的特殊课程,让学生在节日中学、在玩中学,玩得快乐、学得快乐,这就是学校节日课程的秘密。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