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0日 星期三
以课程品质支撑核心素养发展
宋世云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这一原则得到了充分落实,三级课程不再条块分割,而是有机融合。中小学或基于办学性质,或基于校史文化,或基于资源特色,建构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等成为众多学校提出的响亮口号。但落实课程育人,还需要学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学校课程整体优化,以课程品质提升支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在学校课程建设进入整体优化的新阶段,中小学课程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并不断改进、完善。

    第一,课程研发从成人视角转向学生视角。

    以往,有的学校追求“高大上”的课程,追求新异的课程;有的学校为了追求校本课程数量,机械地指定、要求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还有的学校盲目引进课程,引进的课程本校教师不能胜任,学校又对外聘师资把关不严,教学效果不能保证。

    不难发现,不少学校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普遍缺少深入需求调研,尤其缺少对学生需求的调研。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校本课程的研发和供给都要从成人视角转向学生视角,这是下一步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二,课程建设从数量扩充转入减量提质阶段。

    在实行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背景下,校本课程经历了数量猛增阶段,但总的看来,这些课程开发模式单一,购买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等方式较为普遍。从科研管理角度看,近年来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成果等申请数量较多,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依然处于“乐此不疲”的状态。而此时,国家已经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教材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也应改变发展策略,提倡校本教材少而精,不鼓励自行大量编写校本教材。

    建议教师加强团队合作,开发多样化课程教学资源。我们鼓励校本课程精品化发展,形成课程群,鼓励教育集团内和同一学区内共享精品课程资源。

    第三,校长课程领导力需要持续提升。

    据一项对某地中小学课程专项调研显示,学校课程方案文本要素齐全,但对课程实施的内容缺乏维度设计和详细阐释,忽视对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使用。这说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还不能满足学校课程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下,一些学校课程规划基本明确了目标、结构、体系,但在逻辑自洽性和某些关键环节、细节上,还要不断调适、补充、修改、完善。因此,校长需要避免将“规划的课程”束之高阁,而是使其成为教师实施课程的蓝图。

    第四,将提高教师课程能力作为课程发展的着力点。

    长期以来,教师认为开发和编制课程是专家的事,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自己只负责落实。但是,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成为研究者,拥有一定的课程能力——不仅能研究,还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宽阔的课程育人视野。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课程理论知识,增强课程意识、,形成课程思维,提高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第五,将创新课程实施方式作为深化课改的研究重点。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回应3个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科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等课程形式得到推广。此外,场馆学习、赛事学习、行走学习、创客学习等,也为扩展课程实施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这些课程实施方式以素养为导向,超越了传统学科课程的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与世界的互动,让学生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联结,不断体验和反思,从而认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六,以“育人”为中心,关注课程发展新样态。

    课程实施方式是随着新的课程形态出现的,新的课程形态又催生了新的学习方式。2015年,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学科拿出至少10%的学时开展学科实践活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这些都是课程由“学科中心”向“儿童中心”、由“教学中心”向“育人中心”转变的重要节点,其显著变化是综合课程的大量出现。

    当前,中小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综合课程、主题课程、融合课程、STEAM课程、研学旅行等课程形态,跨学科课程、超学科课程、全学科课程等表达方式也层出不穷,课程处于不断调适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

    今后,中小学课程发展的着力点应该是聚焦核心素养,着力系统整合,促进资源共享,落实整体优化。

    课程改革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力量相结合,需要行政推动,需要研究先行,需要学校的创意和突破。

    教育要塑造学生人格,影响学生心灵,而课程品质提升旨在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适合的发展。新时期中小学课程要深化改革,应以深厚的文化为根基,帮助学生有准备地面对未来世界。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