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
课堂策
数学复习课里的项目学习
王泰然

    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让核心素养落地?项目学习模式能让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科知识”“学科活动”融为一体,并内化为学生品格。

    2016年,学校开始“自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课堂无限放大学生的自学,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的一系列环节。从“生本课堂”走向“自本课堂”是课堂的再一次升级换代,是实施项目学习最有效的载体。本文以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统计”复习课为例,谈谈项目学习的做法与体会。

    项目的确立。本章教学主要内容是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为此我们设计了“陈丽芬班成绩分析”的项目学习。教师提前下发该班期末调研考试成绩单,成绩单中表格除各学科、总分的成绩以及班级排名,还附有学生的性别、是否住校和各科的优秀线、及格线,以便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目标的确定。数据分析作为本项目学习的知识载体,也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运算三大素养的提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通过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训练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定学习目标为:认识数据分析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小组合理分工,应用所学统计相关知识,讨论本组论题猜想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积极探究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为达成以上目标,班级制定课堂小组评价标准,包括合作学习、知识运用、文本呈现、结果展示、拓展生成。由4名学情观察员负责评价,每项10分。

    项目的流程。课前,教师将所有数据和项目的要求发给学生,每个小组只有一份。目的是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从始至终使学生有团队意识,训练并检验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水平。班级成绩分析的角度有许多,自定题目给了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流程一:明确任务,形成具体实施方案。

    课堂一开始就进入热烈讨论氛围,组内各抒己见,一个个鲜活的题目碰撞产生。例如:一组探究主题为绘制班级数学成绩频率分布直方图,求班级中位数所在位置,并估计高二年级的数学优秀生人数;用茎叶图表示小组英语成绩,求出平均数和方差,分析小组各成员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成绩在60分,70分的学生中选出两名,求至少有1名是走读生的概率。

    其他小组题目也各有千秋。内容的真实性和形式上的开放性,拓宽了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流程二:小组合作,内化品质。

    在项目学习中,小组合作走向了更深层次,课堂中探究、验算、交流、分享等学生活动不断转换。课堂上,教师可以随处捕捉专注、沉思、顿悟的镜头。例如,第七组探究的题目是“用系统抽样得到25名学生数学成绩,计算平均数和方差,并估计班级年级的优秀率”。小组平时在合作学习方面比较落后,课题运算量大,协作水平要求高,这对他们是一个挑战。当学生学习品质、态度内化到具体的行动时,核心素养才能得到发展。

    流程三:形成项目成果。

    由于限定了小组展示在3分钟内,各小组进入紧张准备状态,有的总结文本,有的板书、绘图、做实物图片、操作展台,各显神通。

    流程四:分享成果,评价总结。

    展示环节,各小组将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时穿插了小组之间的互动评价,真正实现了知识、能力、价值融为一体。尤其是学生对数据分析有了整体认知,能用建模的思想对知识进行生成、评价。

    以第五组为例。李佳朔说:“我们小组绘制班级数学成绩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出了三个结论,极差为64说明班级两极差距较大,低分区频率为19%说明近1/5的人需要大幅度提高成绩,请这部分同学认真反思,制定措施。高分区频数为12,占总体的25%,因此我们据此估计高二年级的优秀人数为165人。

    第六组的刘思雨给出的评价是:第五组在知识运用、小组合作和展示时标准较高。但是,数据样本选取方式对年级整体估计带来了误差,更合理的方式是先按班级分层,再分层抽样……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受益终身。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保定市美术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