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
课程观察·谢晓富
呼唤与共建:区域课程建设的三件事

    什么是课程?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课程是一切校园生活的总和,是师生能力的物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显性的课程扎根学校,体现学校办学宗旨、资源优势,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那么,基于区域教育发展,学校课程建设可以发出怎样的声音,展开怎样的行动?我想,至少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共创课程愿景。

    确立课程愿景,首先要对课程有正确的理解。一线校长和广大教师成长于教育现场,他们擅长课程实施和变革教学方式,但缺少宏观层面对课程的认知和整体建构经验。“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要有更高的站位,始终关注“人”的存在,坚持儿童立场,给儿童需要的课程。

    儿童需要的课程至少体现三点。一是儿童需要自由,自由是以愉悦为前提的,学校要让每个儿童在愉悦的课程环境中感受生长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儿童需要活动,“有意思”“有意义”才是推动儿童发现、探索和创造的动力。三是儿童需要个性化关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只有认真对待每个人才能达到认真对待儿童这个整体。

    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不是让学生接受“符号”,不是开展知识训练,而是指向儿童成长本身。“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是目的,生长之外没有目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更关注学生经历和体验的获得,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生成于学生生活、学校和学科融合之中,生成于儿童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对话、互动之中。

    第二件事,指导学校建立课程体系。

    课程领导力是一个重要话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体现在课程体系架构上。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基于办学内涵,学校教育需要在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背景下,客观、准确地对课程进行差异化定位。

    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应该站在课程文化的高度,回答“你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确立符合学校特色、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学生发展内在需求的课程文化价值,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建立三级课程结构系统,保证每一个培养目标都有相应课程作支撑,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要求和建议。

    因此,区域层面不适合给学校提供统一而完整的课程,但可以给出指导性意见。比如,上海市教委明确规定,各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统筹设计、科学合理地安排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实际上,上海市教委做的是顶层设计,这是区域教育应有的表达。

    学校课程不可以简单地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搬移和摆放,而是要基于学校实际情况,拥有一个严密的课程定制过程。

    第三件事,创建课程共同体。

    课程共同体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具有某项特色的学校、有特长的教师和有资源的机构组建一个团队,通过团队合作与资源共享促进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不断优化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促进学校特色创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我曾经到一个地区进行教育考察,这个地区形成了名校新校共同体、院校合作共同体、区域联盟共同体、跨体制共同体和教师研训共同体等5种模式。该地区共同体建设充分考虑顶层设计需要,从教育治理角度整合和引进多种资源,依托名校、高校、科研院所,以课程为载体,构建了课程发展的立体模式。

    其实,我区也正在构建教育集团内涵式发展模式,而此前的考察经验显示,集团化办学不仅是一种学校之间的组合,更重要的是在集团背景下通过制定团队章程、规范管理制度、组织研发交流、开展特色活动,最终形成课程资源的共同体。我们在区域层面提出了“为儿童学习”的课程主张,设定了16个实验项目,涉及“国家课程的实践”“基于儿童经验的课程群的建设”“课堂教学样式”“课程评价”等多方面。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这些项目进一步组建课程研究共同体,以达到特色联合、强强联合、与课程共生的效果。

    关于区域层面课程建设还可以做许多事情,比如精品课程的区域共享与推广、区域层面的资源库建设、区域层面的课程场馆资源共享等,但无论进行哪些尝试,都应该坚持儿童立场、宏观视角。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