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
优化实践环节 培养卓越小学教师
胡春光

    作为国家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承担单位、国家级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强化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综合素质养成,培养了一批卓越小学教师。

    改革实践教学方案。学校对卓越小学教师的定位是:具有高尚的人格风范、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强烈的反思意识和突出的研究能力。相应的培养策略是以高尚的情操提升育人育德能力,以丰富的实践知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以深刻的教育领悟提升反思实践能力,以强烈的问题导向提升专业研究能力。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学校小教专业精心设置实践课程,加大实践课程比例(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已达40%),改革实践教学方案,建构将高等教育共性、师范教育个性、小学教育特性及知识、能力与品行为一体的“三性一体”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方案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中“实践”的含义,即实践不应仅仅理解为理论学习结束后的技能训练环节,而是卓越教师培养的逻辑中心,应贯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树立实践性理念、实践性知识、实践性能力的全面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理念。新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了理念上浸透实践,时间上贯通实践,空间上拓展实践,内容中整合实践,教学中体现实践。

    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建成包括国家级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等7门优质课程,出版了《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系列实践教学课程教材,为学生夯实实践基础、强化职业能力、发展个性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实践教学手段。所有实践课程必须采取“听、观、思、研、议、行”6个阶段与环节协同完成,即听教师引领、观示范案例、思教育行为、研小型课题、议收获成长、行教学实践,将课堂教学与案例分享相结合,考察观摩与反思共议相结合,案例交流与小型研究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提升人才培养的协同性及实效。通过多种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打造出以“自主合作、反思探究”为特征的实践教学课堂,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反思能力。

    构建全程实践教学。按照“一体化、分阶段、有层级”的思路构建全程实践教学,教师职业能力训练从新生入校开始,每学期都要进入学校实习现场进行实践学习,而且四年不间断,全程实施开放性“TPRP”(理论Theory-实践Practics-反思Reflection-实践Practice)螺旋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学校课堂理论学习→进入教育现场进行实践学习→回到学校开展反思学习→又回到教育现场进行实践检验学习,并采用循环方式,使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螺旋上升,实现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包含教学观摩、学校体验、案例教学、主题研讨、探究反思、实践示范等环节的“见习—研习—实习—讲习”,实现“拜师(确定指导教师)—学师(跟随教师学习)—为师(初任教师训练)—出师(完成从师学艺)”的实训实践过程。见习重在感知和生成问题(拜师);研习重在探究和研究问题(学师),实习重在体验和解决问题(为师),讲习重在锤炼和提升教学技艺(出师)。本专业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作为TPRP模式的中心工作来抓,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师综合职业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小教专业以课堂教学为引领,以课外训练为强化,以竞赛活动为推动,以达标考核为杠杆,激发学生自主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卓越小学教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搭建教育合作联盟。学校与长沙市区60多所优质小学建立“小学教师教育联盟”,与联盟校共建平台、共管实践、共享资源、共做研究和共育人才,探索“协同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运行机制。夯实“高校-地方政府-小学”三地一体协同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长效机制,把联盟校有造诣的小学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纳入到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教育实习、教育实践等环节中。小教专业与联盟校建立“管理互信、需求互补、研究互动、双师指导”的实践管理模式,双方共同探索培训互助机制、研究互助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校地之间的互助互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资源成果共享模式。

    通过探索实践,学校小教专业近三届2495名毕业生,97%的学生回到县以下农村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为湖南省乡村小学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可以期待,这些学生将会是未来乡村卓越教师乃至教育家的中坚力量。

    (作者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科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