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突破学科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更好地回归儿童立场,回归孩子们和老师们的校园生活常态,改良校园生活方式和整个小学的教育形态】
课改改良师生校园生活样态
刘希娅

    在探索新优质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课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载体,通过课程改革可以有效改良师生的校园生活样态。这些年,我们努力探索从管控型校园生活走向自主型校园生活。在谢家湾小学,每天早上9点上课,全校没有统一的铃声和课间操。每天只上半天课,上午上课,下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活动和社团活动。但来到谢家湾小学的客人都会看到,这里的孩子普遍阳光自信,综合素质特别好,尤其是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得很好。

    一直以来,我们努力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对每个孩子不仅着眼于他的当前,更着眼于他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所以“6年影响一生”“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天天快乐,健康飞翔”,成为谢家湾小学老师、孩子、家长共同的信仰和生活指南。

    具体而言,我们的策略与行动就是通过课程整合,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融为一体,重构小梅花课程体系,从“教材是我们的世界”,走向“世界是我们的教材”。

    经过10年努力,在原有办学积淀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环境课程、社团课程、学科课程三维一体的小梅花课程体系,更好地落实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

    首先融合三级课程,统筹构建学科课程体系,把地方的、校本的、国家的十几门课程整合为7门课程,分为语文漫道、数学乐园、科学探秘、英语交流、体育世界、艺术生活以及品行修养。

    通过第一阶段的实践探索,学校重编整套涵盖小学所有学科的校本课程,新的7门学科重新确定为小梅花阅读、小梅花数学、小梅花英语、小梅花科学、小梅花艺术、小梅花体育及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完全采用国家统一教材)。通过这样一个变革,学科减少了,交叉重复减少了,与孩子的实际生活不相吻合的内容减少了,更多了一些区域特色和实践特色。

    同时,我们通过调整课时结构、长短课结合的方式,按照30分、50分、60分、120分不等的课时,错时错峰进行。这样一来,用在校60%的时间足以完成所有的学科教学内容,于是每天下午都是专题活动和社团活动。每一个孩子在小学六年里会接触到多个社团活动,会接触600多个学科专题活动,比如语文就有144个,数学有127个,在这些专题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是自己选择、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

    这样一种课程整合,突破学科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更好地回归儿童立场,回归孩子和教师的校园生活常态,改良校园生活方式和整个小学的教育形态。通过这样的改革,我们更多地收获了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我们看到,在校园里孩子们主动思考,经常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活力。在这里,孩子们学会主动参与,从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从他律走向自律,从静态单一被安排的状态走向自主选择、自己做主、自己参与的一种校园生活状态。

    除了孩子的成长,教师的成长也令人非常欣慰和感动。教师们对课程的理解变了,通过深度教研,他们深刻理解了每一节课与整个课程的关系,与孩子成长的关系,与整个小学和整个教育体系的关系。他们在工作中多了专业自信、职业幸福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作者系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