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
历 史
在历史中享受思维盛宴
田茂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素养。看似简单,却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历史课程教材、细心观察社会发展需求、理性思考学生成长规律。只有在知识理解、教法学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优化,将“普通知识传递”转化为“思维训练盛宴”,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课堂上找到“落点”,才能让核心素养充满生命力和成长力。

    课堂上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立足职场需要,挖掘学生潜能,以未来观当前,用历史促现实。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观念,目光相对短浅。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历史课程中,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需求,借助职业规划理解历史事件。例如,教师在讲解孔子的儒家思想时,可以重点展示孔子的人生经历。

    以孔子人生经历时间表和周游列国的图示为线索,简单体现出时空观念,这种设计下可以作出比较科学的历史解释。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孔子家庭背景作出孔子职业观的预测,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其次,根据孔子不同时期的人生选择,分析影响孔子抉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孔子仁、礼、中庸之学、教育哲学等相关思想;再次,根据“孔子周游列国地图”,一方面说明春秋后期各区域经济政治联系加强,体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实现理想的艰难性及其追求理想的执着性;最后,孔子出生鲁国,多次离开鲁国,却又在鲁国危难时替鲁国解围,最后也魂归鲁国,以此体现家国情怀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认知基础之上,以“择业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树立理想、追求理想和实现理想的不易,充分认识个人能力与社会环境在个人价值实现方面的影响。

    结合学术成果,去“熟悉化”观念,多元角度论证,全面看待史实。普通高中历史课堂学习常常以教科书为主,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常常带着“熟悉化”观念,习惯于贴标签。时空观念之下,要求我们站在特定历史角度分析历史史实。例如,教材中对李鸿章的描述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出卖国家利益,是个十足的卖国贼”。查询史料会发现:慈禧太后称李鸿章为“再造玄黄”之人,《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李鸿章为“中兴之臣”。通过展现不同史料,结合学术研究成果,我们能够全面了解历史史实,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摆脱历史标签看待历史史实。

    根据先验世界,融合日常生活,综合交叉学科,以活动促理解。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去陌生化”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先验世界,其方法在于充分根据学生日常生活经历,综合各学科知识,从学生最熟悉的场景和人事出发,建立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讲解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唐太宗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归纳问题如下:

    秦始皇小时候遭到嫪毐、吕不韦的压迫和排挤,这与后来秦始皇施行暴政、劳民伤财的残酷政策有关系吗?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迫父退位。为什么李世民在权力与亲情面前,会选择前者而舍弃后者?唐太宗为什么要求长生之术呢?他身边的谋士魏征对他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为少数民族,这为他对少数民族的态度和政策是否有影响?李世民的后代为什么没有继承唐代的辉煌,而有的皇帝却能继续这种辉煌……

    当学生归纳出这些问题,历史课就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而是一场思维的盛宴,既体现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又看到学生对生活的追问。

    历史核心素养重在历史解释,落实核心素养并不是刻意为了核心素养而进行教学设计,而是在历史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多角度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多渠道梳理日常问题和成长轨迹,多层次研究社会生活和个人潜力,以此把握史实的连续性、史料的多元性、资源的生活性和实践的主体性,从而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品格和必备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