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教育
肖远骑

    今年4月11日,全球教育创新界迎来了一个重磅新闻——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简称WISE)揭晓了入围2018年度WISE教育项目奖的项目名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支持的山村幼儿园“一村一园计划”成为该奖创办以来第一个获奖的中国项目。该项目实至名归,因为在中国贫困山区的一个个幼儿园,就是最“国际化”的项目。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的国际化。

    近年来,留学生人数不断增长且年龄趋于低龄化,与此同时,国内有许多国际学校的国际化课程却无法满足学生需要。不妨再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教育?

    家长对所谓“国际教育”和“双语教育”的追捧多年来有增无减,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利用“国际”和“双语”大做文章,使得“国际教育”成了价值链上一种获利的模式。殊不知,对国际课程缺乏本土化实践、片面追求“洋校长”掌舵,这样的国际教育是不健康的。

    纵观国内的国际教育,大多不外乎“三洋”:洋校长(外方校长)、洋课程(AP、IB等)和洋文化(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这就是国际教育?非也。这些只是外在表象,做真正的国际教育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与国际人才的核心标准对标。

    真正的国际教育要引进国际化元素,首先要了解未来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素养是什么,要与国际人才的核心标准即核心素养对标。

    美国威廉姆斯学院院长亚当·福尔克提出,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有:批判性思维、高效表达、创意思考和沟通协作。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结果也提出了5项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一是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杰出的创造能力,能深入理解世界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三是一流的社交能力,拥有更好的服务人类社会的意识。四是批判性思维,对新事物勇于接受但不盲从,有一定的判断力。五是合作能力,要学会智慧分享、价值分享。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对比中外标准并相互借鉴,可以清楚地发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教育,以及开展国际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建构与国际化人才标准一致的课程体系。

    在引进国际化课程方面,要定位于从国际课程找到有价值的、先进的课程元素,将它们迁移、改造并运用到我国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为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入国际化课程时,不能全盘照搬,引进路径也要分四步走:引入与融合,改造与创新,运行与实践,冲突与吸纳。在此基础上,再将国际化课程本土化,构建既融合中外文化又能弘扬中国精神的课程体系。

    第三,了解国际学校的多元文化系统。

    了解国际文化不仅仅是知道“洋节日”,更要了解国际化学校的多元文化系统,整合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优势,构建适应中国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既了解文化的冲突,又深知文化的交融。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把国际学校办好。

    10多年前,我在欧洲工作期间看到在英国读一年制研究生的大多是中国学生,到教室上课,下面坐的依旧是中国学生居多,感慨“这还是在中国读书,只是把教室搬到英国”。如今,美国的夏校大体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坐在美国的教室,听美国教师讲中国文化。表面上看,学生享受了国际教育,实际上有违初衷。

    对中国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在哪里?真理往往就在两极之间,最好的教育一定是中西贯通的。最好、最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一定生长于我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总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