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汉字源流
林西莉

    随看随想

    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是汉民族的伟大创造,其实用价值自不待言,其审美价值也非同寻常。

    瑞典汉学家林西莉(瑞典名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的《汉字王国》(又名《汉字源流》)是研究汉字起源和发展的经典之作。不同于于省吾、王力、李学勤等的文字学,林西莉的著作尤重汉字文化意义的开掘,叙述讲究故事性、趣味性,洋溢着域外学者对中华文化的崇仰、热爱和好奇。

    林西莉的《古琴》,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精深而优雅。(任余)

    很多最古老和最清楚的字都是人类和人体不同部位的形象。就让我们从“人”字开始。在我不知道古代的汉字是怎么写的时候,我认为人字是腿的形象:我看见路上有一个人在大步往前走。但是我错了,当我了解了甲骨文和金文是怎么写的以后,我发现了“人”字是人的剖面的形象。他直立着,手下垂或者轻轻举到前面。个别的情况下头朝前一些,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仅仅能看到身体,就像从稍远的地方看大街上或者田野上的一个人一样。

    “人”字出现在很多“合体字”里。它经常以在古代中国谁都明白的形式出现,尽管已经过了三千年。

    通过把人字上下颠倒或转动以及把人字与人字组成不同的结构,古代中国人创造了很多新字:两个人,一个跟着一个,组成“从”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两个人有时候朝左走,有时候朝右走。在公元前200年统一文字之前,字形不稳定的情况是常见的。

    两个人,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好像两个人磨破了脚躺在那里,意思是变化。它还可以组成“化学”——化学是关于物质变化的学说——它还可与别的字组成与变化有关的很多词。

    两个人站在一排:比。

    两个人背靠背,面朝相反的方向。这个字的最初意思是背后、后面,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它有了“北”的意思。这与中国的民居和其他场所都是坐北朝南有关。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文明之初,在地理现实中可以找到根据。寒冷的西伯利亚大风和春天蒙古高原的黄色沙暴都来自北面。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就要背对着它们。北面是后边,是背后,是黑暗和寒冷。因此人们面朝南,对着太阳,连皇帝上朝理政时也总是面南背北。

    我们在“大”字里看到一个人,叉着腰,伸着双臂,好像一个守门员等着接球。或者仅仅为了引人注意而吸足了气以显示自己伟大?

    同一个形象,上面又加了一个笔画,组成“夫”字。人们认为这一笔画是为了把成年人的头发别起来的簪子。

    我们在“大”和“人”字里看到的一个人向两侧平伸双臂的形象也出现在其他字里,例如“夹(夾)”字。我们看到三个人,中间一个大人,侧平伸着双臂,两边各有一个小剖面人,用力支撑着。

    在“立”字中,我们看到那个人双腿平稳地站在地上,地作为一横显得很突出。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这个形象很清楚,容易理解。但是因为这个字的字形很早就变化了,人们没有看到过这个字的最初形式,所以很难理解它为什么是“立”的意思。

    “交”字也是这样,最初的形象是一个人交叉双腿。很早以来这个字的意思转化了,有了“结交”“交流”和“交通”的意思。

    与“人”和“大”字有密切关系的是“天”字。后来也指苍天,自然界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主宰者。

    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崇拜苍天,现在还不清楚。但甲骨文中有这个字就表明早在商代就已经开始了。从周朝初期,这个字就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帝王被视为天子,其任务是统治国家。这个说法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君主制被推翻。

    甲骨文中的“人”字头是方的,或者仅是一道,而金文则更写实,一个大人,长着健壮的圆脑袋。

    人的眼睛的造型非常有特点,这种特点不仅出现在其他动物雕塑和相同时期装饰于一些铜器的兽类假面上,也表现在“目”字上。同样大的眼虹膜,同样长的曲线,一直伸到鼻根。由于公元前200年的统一文字,“目”的右上角高起来的所有线条都变成了直的。尽管如此,人们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就能在今日“目”字的后面看到古代的“目”字。

    一个站着或坐着的人和一只大眼:见。

    一只眼睛上有睫毛:眉。

    眼的形象也是“面”字的出发点。在甲骨文上,眼的周围是荒无人烟的大地。面皮一直上升到眉,向下到面颊,整个面孔就是一个平面,它起到目的背景作用,是面的最有特点的部分。

    我第一次实际接触到“面”字和看到它简洁得多么富有天才性,是在安阳郊外的小屯考古所。这一天人们在修复挖掘中发现的各种文物。在一个展台上有一些沾着薄薄尘土的展品,它们反映了三千多年以前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一个人的生活片段,其中有一个面模及其复制品放在绸布上。这是一个为数不多且保存完好的商代真人像。

    我现在仍然不知道我为什么如此被这张面孔所吸引。可能仅仅因为在各种陶片、铜制箭头和战车护板当中,我遇到了一个活人——她当然是死人的苍白的脸上长着一双迷蒙的双眼,紧闭的嘴和高高的颧骨——开朗然而不能交流。这张照片一直吸引着我。我把它挂在写字台前的墙上,我们两张脸天天越过漫长的时代而相遇。

    (选自林西莉《汉字王国》,李之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第1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