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陈蕾:追寻“当下精彩的教育风景”
本报记者 马朝宏 贺 杰

    陈蕾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校长,高级教师,苏州大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我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乐在其中、学有所成?” 8年前,陈蕾来到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任校长,上任之初,陈蕾把这个问题定为自己的课题。

    这所创办于1998年、苏州工业园区历史上的第一所公立学校,当时由中国和新加坡联合办学,因此自诞生之初就有着自由开放和张扬个性的基因。这与陈蕾的认识很契合,她认为,一所好的学校,需要吹拂着自由之风,涌动着创新之情,洋溢着快乐之感,生活在其中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是“和而不同”的。

    而创新,许多时候其实就是把平常的事情做出成效,把普通的事情做出特色、做出趣味。陈蕾总是说,教育是关乎明天的事,但更是今天的事,她要追求“当下精彩的教育风景”。

    为“太阳花”提供土壤、雨露和阳光

    大家总爱把儿童比喻成未来的花朵,而这个比喻放在新城花园小学是最贴切不过的。步入新城这个“花园”,随处可见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太阳花”。热情开朗的红色,温文尔雅的黄色,聪慧睿智的蓝色,叙述着一个阳光、健康、灵动、美丽的“太阳家族”的故事。

    在新城花园,每一个孩子都被誉为一朵太阳花,为太阳花提供成长必需的“肥沃的土壤”“明媚的阳光”和“滋润的雨露”就成了陈蕾和全体新城人的追求。

    一个周二的下午,新城花园小学操场上的一群孩子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脚踩轮滑鞋,手持轮滑球棍,佩戴着专用护具。10余名学生互相配合着把球击入对方的球门,姿势有模有样。“压杆!注意压杆!”紧跟在孩子们身后的是教练韩丹妮。随着她一声哨响,大家灵活地游走于场地中央,这位来自省轮滑协会的教练紧跟身后不时做技术指导。这是轮滑球社团的孩子们在训练。

    接下来的体能训练过程中,一名男生不小心摔倒了,他双手撑地自己站了起来,又继续加入到滑行的队伍中,紧张的训练节奏继续。

    “现在的小孩体能比较差,而冰球项目又对体力要求极高,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练体能。”韩丹妮说。

    作为国家冰球队的退役运动员、国际健将,韩丹妮曾参加过温哥华冬奥会等众多世界大赛,1991年出生的她7岁便开始专业的冰上训练,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对项目的要求显然比学校社团老师高得多。“不要怕累,孩子的潜能是可以被开发出来的。通过参加训练和比赛,增强与人合作的精神是他们最大的收获。”韩丹妮说。

    轮滑球社团是该校众多社团中的一个。在新城花园学校,社团不叫社团,而被称为“雨露课程”。在陈蕾的引领下,新城花园小学构建起三级课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活动课程,分别赋予校本化的名称“土壤课程”“雨露课程”和“阳光课程”,三级课程融合为一个完整的“太阳花课程体系”。

    其中,“土壤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雨露课程”即拓展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参加课程的项目可以自由选择,更强调学生关注自己的个性成长,通过各种平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多元智能;而“阳光课程”即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之“叶”和“花”,指向全体学生整体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作为苏州市轮滑基地校,学校拥有苏州大市范围内唯一的校内轮滑跑道,成立了轮滑俱乐部,公开出版了轮滑校本课程教材,从二年级开始每周有两节轮滑课,真正实现了人人能轮滑的目标。

    不仅如此,新城花园小学还是江苏省STEM教育项目试点学校,苏州市首批创客实验学校。陈蕾认为,STEM课程开发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学科与方法的整合,一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经验获得相结合。3年来,学校的暑假作业“标新立异”,硕果累累,学校开发了《走进博物馆》《学做苏帮菜》《和家人逛商场》《中国红过大年》等10多门STEM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富有特色的课外活动,润泽学生个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既要保证孩子的成长,又要促进孩子的发展。学生在参与不同门类的课程中构建了“活动体验”“合作探究”“项目研究”等为主的新型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展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在新城花园小学这座多元课程融合的花园学校,每一朵“太阳花”都扎根肥沃“土壤”,汲取营养“雨露”,沐浴灿烂“阳光”,绽放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色彩。

    让每个教师过上从容、优雅、舒适的教育生活

    教科研是一所学校的重点工作,而课堂又是教科研的重中之重,没有课堂落实,再好的教育理念都只是一场空。同时,教科研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

    于是,陈蕾让大家“相约星期二”,在原有的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往前拓展一步,通过“集体备课——尝试教学——课后反思——讲座引领” 的形式呈现,由学校骨干教师上课,全体教师听课,然后大家一起研讨。一个人的思考是重要的,但有时,团队中的互动刺激更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今年6月6日,园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吴筱琦执教《确定位置——数对》一课。她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过程:首先,通过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接着,讲解数对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最后,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这堂课上,最大的亮点是吴筱琦在适切的时候适当抛出学生的疑惑,满足孩子的需要,所以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谈起这堂课,陈蕾说,教学研究首先要回到学生原点,教师在潜心研课的同时,要更多地了解孩子的需要,找到开启童心的钥匙。发现孩子的需求,也就开启了有效课堂的大门;丢开了对学生的需要而研究,一定是“迷路”的研究。

    “相约星期二”让大家明白,教学研究只有回到原点,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但回到原点,并不是不要求精准和深度,相反,真正的研究一定要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最终抵达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学生。

    骨干教师在“相约星期二”展现风采、分享教育智慧,而“周五大讲台”则通过主题研讨,让那些爱思考、有想法的教师发表“高见”,促进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养成主动反思的职业习惯。陈蕾还把多名特级教师请进学校,王崧舟、薛法根、管建刚……与特级教师同题汇课,推动老师从教学的实效出发,也了解自己的不足。

    “科研先锋队”是学校的科研“正规军”。陈蕾重视这支“正规军”对全校科研的引领作用,从系统培训到目标规划,陈蕾联合科研处给予了建设性统筹。不负众望,“先锋队”队员也在大数据的显示下,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给全校带来了一股科研写作的激流。

    陈蕾倡导对教师实施精确指导、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教研方式。通过“精准教研”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继承和创新已成熟的教学模式;二是查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把短板补齐。陈蕾提出,确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科一案”;打造骨干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一师一案”;成就不同层级的学生,形成“一生一案”。

    陈蕾提出,高品质的教师团队应该是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贴地而行;既知车头的引力,又有自身的动力;既有共同的价值守望,又有彼此间的高度默契。这样的团队既是决策的高参,又是执行的主体,是教育理想真正落地的保障。校长的责任之一是要建设这样一支团队,提升每一个教师的品质,让教师“过一种从容、优雅、舒适的教育生活”。

    “父范学堂”开拓家庭教育视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爸爸这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是,怎么才能让爸爸从职场抽出时间回到“育儿场”?陈蕾对“爸爸们”动起了脑筋。

    为此,新城花园学校成立了一个“爸爸帮”,围绕他们组织了“爸爸亲子课”“爸爸书房”“爸爸厨房”“爸爸论坛”“爸爸讲堂”“爸爸邮箱”“爸爸运动场”等一系列活动和课程。

    在这里,爸爸们展露出了他们不曾有过或者很少表露的面孔:书房里的爸爸——在这个平台上,爸爸们有了相互交流和碰撞的机会,互相汲取各自的优势;运动中的爸爸——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轮滑、骑车等这些常规的运动项目不在话下,高尔夫、卡丁车、骑马、射击、滑雪也都有爸爸们的身影;厨房里的爸爸——谁说厨房是给妈妈准备的?在爸爸的引导下,新城的小吃货们做出了美味的菜肴。

    后来,“新城爸爸帮”升级为“父范学堂”,开辟了固定活动场所,定期召开主题活动。

    最近, “父范学堂”组织一二年级家长开展了《家庭教育读本》经验交流沙龙活动。活动摒弃了以往教师在台上讲、家长在台下听的传统模式,而是以围坐的形式开展。

    活动中,教师彭莉娟带着家长们一起分享交流了爸爸们最关心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缺乏专注力,原因在哪里?爸爸平时为孩子做些什么,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如何培养小书虫?现场气氛活跃,爸爸们讨论热烈,有的谈到环境的重要性,有的交流如何才是正确地帮孩子检查作业,有的分享陪伴作业时的各种好办法。

    活动结束后,一位爸爸说:“以前太心急了,只想让孩子听话,没考虑孩子本身成长发育情况,有些指令已超出了孩子年龄范围,以后一定要注意了。”爸爸们深深意识到:必要的陪伴和深沉的父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新城爸爸帮”得到了许多爸爸的支持,产生了巨大的教育魔力,爸爸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形成家校良好的互动氛围,使新城的家校工作更加灵动。在这里,爸爸从来都在“校”,爸爸从来都在“位”,爸爸从来都在“岗”,爸爸从来都在“场”。陈蕾高兴地看到,爸爸正在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力、孩子教育的互学互助合作者、家校互动共赢的重要纽带。

    “爸爸帮”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效,是因为新城花园小学的教育场。

    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同样,一所学校的特定环境和气质,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这是陈蕾常说的话,如是说,如是做。

    “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陈蕾常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花开重拾”,今年的新城花园小学整整20岁了,在规模和硬件上被许多新建的学校超过了。不过,陈蕾很淡定,因为她知道,经过20年的经营和积累,在新城这座花园里,有沃土阳光雨露,有充足的氧气、适宜的四季与和谐的生态,太阳花会一直绽放下去。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