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教师第一:教育家型校长的办学追求
蔡 伟

    教师本位观的强弱决定着一位校长的优劣。通俗地说:你把教师摆在什么位置,教师也会相应地将你摆在什么位置。

    我从来没当过校长,但我组织过六七个校长培训班,其中有几个是省市名校长培训班;也为各地的校长培训班讲过课,还应一些校长之邀为他们的学校做顶层设计;而在进入高校之前,我曾当过8年省一级重点中学教研处主任……因此,对于校长的工作与校长的专业发展,我还是有些话可说。

    目前,各地中小学校长普遍存在责重权小利少的问题,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校长太多的束缚。校长无实质性财权、人权,却要承担除升学率外的各种超常规压力。因此,为数不少的校长常处在一种挫败与焦虑感中,事业上的成功感、幸福感少之又少,可以说中小学校长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心理。

    有教师可能会反驳,既然当校长害处多多,但为何还有这么多人争着要当校长呢?道理很简单,当校长哪怕压力如山大,也有一些好处。显性的表现:首先,校长是教育权威的象征,可以说中国能称得上教育家的教育工作者,基本都有当校长的经历。其次,校长拥有全校的资源,具有进行较大规模教育调查、教学实验的良好条件,易出成果,早出成果,出高层次成果;而普通教师若无校长支持,只能在自己任教的一两个班里小打小闹。再次,当校长虽然不一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但校长的标签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校长尤其是重点中学校长,虽然不是什么行政干部,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可与当地教育局长比肩。甚至有人说,宁当名校正校长,不当教育局干部。

    但无论有多少好处,中小学校长越来越难当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学校的校长指挥不动教师,有些校长甚至被教师当众辱骂殴打,有时一言不合就被教师家长告状。这里有许多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从校长自身找问题:校长的办学理念、学科素养、课程领导力、教育组织力、人际沟通力等,都左右着校长的领导艺术。但从我接触过的数百名中小学校长看,我认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教师本位观的强弱决定着一位校长的优劣。通俗地说:你把教师摆在什么位置,教师也会相应地将你摆在什么位置。

    比如,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的评比,有的校长出来参评,全校教师举双手赞成,即使没有评上,教师们也都表示会继续支持;但有的校长出来参评,却被教师质疑,虽然评上了,教师们也表示不服,认为校长是通过不正当途径而获得的。这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出现,原因很复杂,前者平时可能把教师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待教师如亲人,与教师沟通交往正常而顺畅;而后者平时可能喜欢凌驾于教师之上,视教师为奴仆,颐指气使,上下沟通受阻。因此,校长只有重视教师、尊重教师,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赢得教师的爱戴与支持。一旦教师与校长上下齐心,就能迸发出无穷潜力。由此,学生就能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学校也因此水涨船高,获得超常规发展。

    那么,校长怎样才算做到了“教师第一”呢?在我看来,“教师第一”并不是要求校长放弃管理职责,任由教师想说就说、想干就干、想抓就抓、想放就放,也不是要求校长一味损害自己的利益去满足教师需求。而是指校长要科学有序、客观公正地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最大限度地自我实现。

    第一,帮助每位教师发现自己,定位专业发展坐标,例如教学型、竞赛型、管理型、研究型、活动型、综合型等。使每个教师都能明己之长,识己之短,强化反思,扬长避短,从而做最好的自己,成最优的教师。

    第二,发动全体教师结合各学科领域、各行政部门的评价标准以及学校的发展需求,共同制定学校教师发展评价指标,能量化的一定量化。规定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微调评价指标,每五年进行一次重大修订。

    第三,坚持学校资源共享,例如根据教师的工作年限与贡献确定教师外出学术活动与专业培训的经费,在经费规定之内由教师自行选择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学术活动与培训活动。但可以提出一些硬性条件,例如必须带论文参加活动,活动期间必须发言,甚至开设公开课、作学术讲座等。根据教师在学术或培训活动中的成果适当增加报销金额。

    第四,校长不搞特殊化,与普通教师一视同仁,根据评价指标,参加各级各类荣誉特别是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评比。只要校长平等参与,绝大多数教师是能认可的。

    第五,校长应坚持深入一线,进课堂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听课、评课;二是亲自执教常规课。这两种方式既是校长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也是校长始终保持教学敏感力的途径。当然,由于校长肩负大量的行政工作,不必像普通教师那样明确带一两个班,而是可以通过示范课、研究课、合作课的方式体现。

    第六,在一些干群关系不那么密切的学校,教师总把校长参与荣誉评比当成与民争利,此时校长率先要做的就是修复上下关系,在同等条件下让位于普通教师。

    总之,优秀校长乃至教育家型校长要坚持“教师第一”,鼓励教师大胆地与自己竞争,为每个教师的成功而鼓掌,为教师能够超越自己而自豪,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校长要深知,一人的发展不代表学校的发展,而应让学校人才辈出、发展迅速,不断输出办学经验,社会影响力日增。那他才是一个有为的校长,甚至成为被全社会公认的教育家型校长。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