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负暄琐话·先秦哲思①
如何读《论语》
于晓冰

    先秦时期,各种学术思想交相辉映,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像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特点鲜明、文化典籍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影响深远。溯祖寻根,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便在这些思想中流动、传承。我们将陆续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进行解读,希望可以通过学习文化典籍,进一步深入了解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念、道德思想、教育观点等,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赵普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那么,《论语》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我们今天又该如何阅读《论语》呢?

    为何叫《论语》

    一说起《论语》,许多人自然想到“子曰”,由此觉得《论语》就是孔子所著,成书年代应该是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其实,这个判断并不准确。

    首先应该明确,《论语》不是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撰,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其次应该了解,关于《论语》的成书年代学界尚有争论,但大多数人认为,《论语》成书年代应在战国初期。《论语》不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编订,而是多个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才编订成书的。

    那么,我们今天所见的通行版《论语》从何而来呢?

    秦始皇焚书坑儒,《论语》失传,西汉时期仅有《鲁论语》《齐论语》《古论语》等版本流传。《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直到东汉末年,郑玄以张禹的《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遂为《论语》定本。

    关于《论语》书名的由来,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种说法如下: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

    《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邢疏:“直言曰言,答述曰语,散则言语可通,故此论夫子之语而谓之善言也。” (出自刘向《别录》)

    《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出自刘熙载《释名·释典艺》)

    《论语》有弟子记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问,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时人相言者,有臣对君问者,有师弟子对大夫之问者,皆所以讨论文义,故谓之《论语》。(出自何异孙《十一经问对》)

    这几种说法有共同之处,就是都从《论语》的内容和形式出发,解释了“论”或“语”,不同点则是对“论”和“语”的理解不尽相同。我个人更倾向于接受班固在《汉书·艺文志 》中的解释,这个解释去古未远,同时也比较合情合理。

    《论语》变迁史

    现在说起《论语》,大家都知道它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是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许多人也知道宋代宰相赵普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但是,这并不是《论语》最初就具有的影响力。

    虽然孔子晚年在各个诸侯国中有很大的名声,但《论语》也只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著述而已,并没有显赫的影响力。西汉初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才慢慢占据了社会的主流地位。汉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孔子曾经删订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由民间之学走向官方之学。

    此时,《论语》虽然是读书人必读的一种书,但还未被列入“经”的范围。随着历朝历代的弘儒尊孔运动,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论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到了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将《礼记》中的两篇《大学》和《中庸》提出来,与《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与“五经”并称并列于“五经”之前。此时,《论语》便具有了儒家经典中更为核心、更为基础的地位。后来,元代科举考试将考试范围划定为“四书”之内,《论语》便成为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敲门砖”。

    如今,如果放开历史的视界,我们应该看到,《论语》除了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之外,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可以说,人文思想在“轴心时代”就已经长好了主根和主干,之后的其他书籍所谈论的思想,不过是这株大树的枝枝杈杈,甚至只是大树上的一片树叶乃至树叶上的一粒尘埃而已。

    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论语》是中华文化这株大树的主根,《论语》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思维和行动,只不过我们“日用而不知”罢了。

    怎样读《论语》

    读《论语》时应该摆正心态,不要抱着质疑甚至挑战的心态来读,觉得非要抓出这本书中圣人哪句话说错了。从心理学上说,如果以先入为主的质疑心态去读,可能许多有营养、有价值的内容就被忽略掉了。孔子是一位超越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儒者,但同时也无可否认,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跳出自己所处时代的束缚——即使是圣人也同样如此。

    当然,对于当代人而言,也不是非要毫无保留地接受《论语》——觉得《论语》是经典,孔子是圣人,所以每一句都不可质疑,每一句都拥有无比的正确性。这种读法只能陷入另一个误区,《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便是这个道理。

    关于如何学习《论语》,古人有很系统的论述。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著《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读〈论语〉〈孟子〉法》和《〈论语〉序说》这两篇导言性质的文章不容忽视,这两篇文章是古人关于如何读《论语》最系统、最深刻的论述,任何一位想要深入学习《论语》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

    朱熹在文章中阐明了读《论语》时读者与圣人之间的位置关系——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对于读《论语》而言,既要用心,也要用力。

    用心要平易,也就是“平其心,易其气”。急功近利、躁动不安的心态,实在不适合读书,尤其不适合读经典。经典要平心静气地读,心态越平和,心思越沉静,也就越有可能收获更多。

    用力要适中,要“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当然,过犹不及,还需要“阙其疑”,将暂时搞不懂的地方放一放,而不是非要立刻得出一个结论或答案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洞见“圣人之意”而不是曲解“圣人之意”。

    古往今来,《论语》的各种注本成百上千,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为过。如果想要对《论语》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想知道主流的说法都有哪些异同,可以参考这样一些著作——

    今人著作推荐以下三家: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钱穆的《论语新解》;古人著作推荐以下三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

    以上几种著作在内容上互有交叉又各具特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如果是入门性质的学习,只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即可,但如果想要深入钻研,自然应该多多益善,参照古人和今人的不同解释,兼容并纳、择善而从。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