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教育资源的“城郊化”演变
程丽香 黄家骅

    教育资源配置有多种形式,除了制度化、行政化、技术性配置之外,还有一种为“空间性”配置,即教育资源以空间布局的形式,表现为教育资源的城市、乡镇、村落的阶梯式分布,或教育发展过程中校区分布、校内外关系、空间共享与协作等诸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资源在城乡流动的同时,又存在着从城市中心溢向城市周边的倾向,这种趋势称为“教育城郊化”。

    教育城镇化:倾斜的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方式

    古代孔子是在朝堂或庙堂中设坛布道的,管子则是在市井的厅堂或弄堂教习子弟的。直至蔡伦造纸、毕昇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教科书的出现,才使得朱熹的书院教育成为可能。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和“西学东渐”逐渐将私塾和书院转向西式的“学堂”或“学校”,并且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整合,才有了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教育资源的空间冲突并不严重。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城镇化和移民化的趋向,农村人口大量转向城镇,小城镇人口大量转向大中城市,相应引起了教育资源的空间大挪移。尽管国家对乡村实施各种“输血”政策,但不少地方“空村”“空巢”“空校”的趋势很难抑制。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赋予大中小城市发展以强大的驱动力,使得人均GDP和社会事业发展远胜于农村。于是,优秀的学生进城读书、优秀的教师考进城关、优秀的家长举家搬进城市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结果,农村的许多学校逐渐衰落了,不仅学生不成规模,教师也难以配齐,课程更是难以开齐开足,反过来又成为农村学生和教师逃离的原因。

    城乡一体化:有限的教育空间均衡方式

    从上世纪末开始,教育界有识之士呼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到21世纪初,政府层面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城乡教育均衡的政策举措主要是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的公平正义,具体方法是城乡共享共进,如“学区化管理”“片区化协作”“标准化待遇”“集团化办学”……打破校际人事、资金、设施流动的藩篱,让教育要素在城乡有效流动。

    城乡一体化显著改变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尤其在硬件方面与城市的差距逐渐在缩小。但是,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短缺、教师力量不强、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的局面仍然没有彻底扭转。

    教育城郊化:有效联结城乡教育空间的节点

    伴随着城市空间形态的上述变化,“教育城郊化”呼之即出。“教育城郊化”与“教育城镇化”不同,教育要素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之后,继而从城市中心向城郊扩散了。这是因为:一是城市中心的学校人满为患。通过设置条件排队或电脑摇号等手段无法消除矛盾,必然要挤出部分生源;二是城市中心的学校难以改造或扩建,且受规划、城建、民意诸多条件的限制,修缮和扩建的成本都会提高;三是城市中心找不到新地块建设新学校,不仅拆迁成本上翻,而且即使建成也会使市中心的交通等压力陡增。

    那么,教育资源由城市中心溢出就顺理成章了。“城市病”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把人口及教育资源再推向农村,唯一的出路是“教育城郊化”。城郊地带的空间之所以能够承接教育资源的转入,这是因为:一是城郊地域广阔,地价便宜,会给新建学校生存发展的机会;二是城市化进行到一定程度,就会从“集聚”转为“溢出”,人口及其他要素将从市中心转向城郊,逐渐形成卫星城和疏散带,这也会产生对教育的强烈需求;三是城郊自然条件较好,有些地方甚至是高新技术园区或中产阶级聚集区,有利于提升城郊教育品质。

    教育城郊化虽然也存在着学校造价攀升、学生上学距离拉长等问题,但利好方面还是突出的。如有利于形成优质教育资源,一改过去学校“破”“乱”“差”的形象,绝大多数城郊学校成为示范校、窗口校;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均衡,不仅缓解了城市中心办学的拥挤程度,而且形成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桥头堡,可以起到联结乡村、带动乡村教育发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城郊学校往往体量较大,可以作为集团化办学的立足点,有利于城乡教师交流和办学资源共享,有利于破解城乡教育均衡的瓶颈,对于区域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优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分别系福建省委党校、福建教育学院)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