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疏”“堵”结合治“补课”
程敬荣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的教育成效距离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差距,尤其是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变为各种“补课”,且成为一种趋势。假期本是孩子轻松愉快休息或发展兴趣特长的时间,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失去了假期,甚至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家长们也为此失去了“美好生活”。这一状况,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不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利于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解决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有效扼制“补课”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做好的现实“答卷”。

    理想与现实的尴尬

    “补课”蔓延,危害很大。一方面加重学生负担、压抑个性发展、影响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加重家长经济与身心负担,影响美好生活,压缩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治理“补课”问题高度重视。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提出了“六条禁令”,对有偿补课问题明令禁止、整治,惩戒力度很大。但许多地方执行效果并不理想,“补课”往往由“地上”转入“地下”,“补课”问题有禁不止。

    而在现实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执行举措,许多家长也不买账。为贯彻“减负令”,学校减少学生在校时间,但出现了部分省市学生家长到政府、教育部门请愿,要求恢复学校补课的现象。如湖北省红安县和武汉市武昌区学生家长发起签名请愿活动要求学校补课,已经成为学生重负的“补课”,却成了“顺乎民意”。

    症结在哪里

    中小学“补课”热的直接原因是唯分数、唯升学的社会评价机制,“双休制度”和公办学校为贯彻“减负令”而限制学生在校时间等“课后服务”的缺位与“供给不足”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父母关心孩子成长、学校需要社会认可、教师以学生成绩“证明”自身的价值、公办学校严格的“课程计划”与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以至于“堤内损失堤外补”,“补课”成了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同的“选择”。

    客观上讲,一个教室里学生智力水平、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之后会跟不上教学进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对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进行补课是有必要的,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这部分学生“加餐”,这种因材施教、查漏补缺的补课应该鼓励。

    但学校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群体,教师的教学、管理、教研压力较大,一味挤压教师时间,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路”在何方

    在校内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从源头上扼制补课的发生。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一方面让学校“修炼内功”,在打造高效课堂上用力,将教师的时间与精力用在课堂、用在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课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成就个性,培养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另一方面同时构建、完善学校“课后服务”体系,引进多方资源,共同探索一条“课后服务”的可行性方案,既“堵”又“疏”。湖北省教育厅、物价局《关于开展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出:“鼓励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除在学校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外,鼓励社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举办公益性托管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政府对开展托管服务的学校给予公用经费补贴。”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长资源,不仅有效缓解课后看管难题,解决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减轻家长压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走出“课内不补课外补、学校不补社会补、内行不补外行补”的困局。

    当然,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待遇、适当增加教师编制等举措,进一步延长学校服务学生的时间,如延长学生在校时间,让学生参加社团、兴趣小组,发展兴趣特长;双休日安排足球进校园、戏剧进校园、经典诵读进校园与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活动,如此疏堵结合,对解决“课后服务”资源不足问题、学生负担过重问题、规范培训市场必然大有裨益。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教育局局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