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课程观察·周 群
换位思考设计学习支架

    “支架”原为建筑专业词语,指施工时使用的“脚手架”。在教学中,为促进学习者意义建构和思维发展,教师、同伴或其他人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有效支持和帮助统称为“学习支架”。那么,语文学科如何设计学习支架?教师设计学习支架时必须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学情,尽可能精准地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新闻单元,这是一个“活动+探究”的单元。其中的新闻采访任务,教材已经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学习支架,如阅读新闻的策略、开展新闻采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知识短文《怎样写消息》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学习支架能给予学生很大帮助,但是否足够支持学生完成一次像样的采访,还需要教师透彻研究学情,找到学情与教材要求落地之间的差距。找到差距,意味着能据此补充设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所需要的学习支架。

    在新闻单元“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订小组采访方案”学习环节,教材仅提示学生“最好与你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的热点事件、家乡的大型活动等”,学生如何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报道题材?“头脑风暴”通常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开展“头脑风暴”需要教师提供策略性知识作为学习支架,我曾经在“走近普通人”新闻项目学习中为“确定采访对象”设计如下学习支架:

    你要以小记者的身份开展一次“走近普通人”新闻采访活动。确定采访对象前不妨来一次“头脑风暴”——提到“普通人”,你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哪些人的面庞?快速记录下来。想一想,这些普通人的“普通”各自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普通人有什么闪光点(精神、品质等)让你记忆犹新?继续在笔记本上记录你此刻的想法。进一步作比较:这些普通人中你最想进一步了解谁。初步确定采访对象后,与组员交流,看哪个人物最值得书写。小组共同商定本组采访的对象,并随时记录“头脑风暴”阶段性成果。

    这是以个人为主的“头脑风暴”方法,如果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学生同样需要学习支架,比如充分了解“头脑风暴”的规则,这类策略性学习支架不仅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能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支架的质量不仅要高,数量也要充足。学习支架的设计要立足于能真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甚至要考虑区分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比如新闻单元实践活动采访环节,成功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至关重要,但这对缺乏经验的初中学生来说有困难。为此,我们在校本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人物专访《丁聪不老》,将这篇文章作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体会记者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方法,提炼值得借鉴的沟通技巧。再比如,学生尝试写通讯,仅靠教材对新闻特写等文体的特点比较一览表以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通讯特点的归纳总结恐怕难以完成,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怎样写通讯”的教学支架。以此类推,新闻单元的每项拓展任务都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

    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感知社会生活。就像在“走近普通人”为主题的新闻单元项目学习中,学生得到了丰富的体验:遭遇过大人的拒绝,体验过“话题终结者”的尴尬,采访过程中有各种“突发事件”需要及时解决……虽然困难重重,但收获颇丰:不仅学习了新闻阅读的方法,培养了新闻写作的能力,还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体验到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精神,对外部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习支架从何而来?教师必须具有“支架意识”。在统编教材项目化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开发,主动弥补教材的不足,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培养提供有效支撑。学习支架是否有效,要看学生是否通过我们提供的学习支架学会了某项技能,语文能力与素养切实有所提高。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多拿自己“做试验”,看看“此路是否可通行”,切不可想当然。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初中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北大初中语文教学专家团队成员、山西初中语文项目学习实验教材编写团队核心成员)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