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我的“三不要”教室
黄巧云

    2018年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就是认识了梁岗老师,见识了什么叫“集个人魅力和教育智慧于一身”。他的“创建生命在场的教室”主题分享,听得我酣畅淋漓,让我在那个寒冬里热血沸腾。我也要如同梁岗老师一样,努力为我的学生“创建生命在场的教室”。

    这一年,我建立了一个怎样的教室呢?我把它大致总结为“三不要”教室——不要压抑恐惧的教室,不要冷漠自私的教室,不要单调乏味的教室。

    不要压抑恐惧的教室。从开学初的班规制定,到惩罚都由大家商讨,似乎我们班变得“活”起来。可是时间久了,学生越来越懒散。期中考试之后,学生们的作业交得不仅不按时,还会少量。我发现,原来的班规有问题,我忽略有些人怎么做都得不到“A”,可是他认真完成了,然而班规却不能给他的努力一个反馈。怎么办呢?我决定把评定权交给学生。

    每天放学时,凡是认为自己能够完成当天作业的学生,可以自愿在老师那里签名。第二天交齐作业便可把名字画钩,之后去组长处登记,便可得到“星星”奖励。不出意料,翌日一早作业本整整齐齐摆放在办公桌上。之后,我与学生把签名本装饰了一番,并命名为“诚信薄”,次次有名的将获得“诚信勋章”。从此,写作业成为一件可以体现自己讲诚信的事,大家乐此不疲。

    不要冷漠自私的教室。一次课间,我在教室里随意转转,发现教室门口有一个手掌大小的纸团赫然在地,无人问津。

    我召集学生回到座位,说有事情宣布。我说:“在这间教室里,有一个东西是特意为了考验我们是否能团结、能奉献而存在的,很遗憾,在座的各位都没有通过这次考验。”顺着我的目光,大家都看到了地上的纸团。又过了一分钟,我准备走过去捡起它。这时候,有三四个学生抢先捡起了纸团。我没有让捡起纸团的学生扔掉它,而是请他将纸团放回原处。我说:“今天这个纸团谁也不要动,因为在此之前谁也没想过动它。就让它代表我们班每位同学的公德心,安稳地在地上躺一天吧!”

    大家看着那个纸团过了一天,有学生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从来没有见过地上的纸团那么碍眼,只要见到它就让我无地自容。”此后教室地上再也没有出现过纸团,其他垃圾掉下也很快会被清理干净。

    不要单调乏味的教室。班干部每个班级都有,即使换个新颖的名字也改不了工作的实质。这一年,我为两个学生量身打造了两个职位。一个是为思维活跃却总是破坏制度的小彭定制了“传媒大使”职位,他对电脑技术的熟练运用让他毫无疑义地全票通过。有了合适的职位,小彭的责任心更强了,其他学生也更愿意与他亲近了。

    另一个职位是“史官”,这是为班上一个内向安静的男孩定制的。他的文章写得非常灵动,我把他当作一块璞玉保护,鼓励他多写多阅读。“史官不需要很好的口才,因为不是外交官,相反,坐得住、沉得住气,是写作者的素质。我们班上有许多外交官,非常好,能做史官的不多,想做史官的也不多,阿志你愿意吗?”他点点头,果然把《班级纪念册》写得生动有趣。

    张爱玲在《写什么》一文中谈到自己对写作的看法:“文人该是园里的一棵树,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宽,看得更远。”我想,引用到任何一桩事业上都如此。我也和学生们讲过,每个人的人生不同,首先要学会选择,其次要拥有选择的能力,最后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你以后成为了一名清洁工,那你就要做清洁工里干得最漂亮的那一个。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双峰县梓门桥镇千金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