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
让“教师第一”落到实处
齐永胜

    教师肩负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是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质的中坚力量和第一要素。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教师第一”的理念,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文化引领,激发教师内驱力。对于学校而言,文化是建设的根基、发展的原点;对于教师而言,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须提醒的自觉。山东省寿光市圣城中学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以此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激发教师内驱力。学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整体构建文化价值体系,凝练“三风一训”,重构校徽,建设三圣广场,编写《圣中·三圣颂》《圣城中学赋》并广为传诵。学校的教室、楼梯、走廊、墙壁、宣传栏、景观石等文化景观俯拾即是,多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呈现于校园内,一步一景皆文化。学校尤其注重建设校园党建文化,打造“三圣教育·红色领航”党建品牌,设计制作党建标识,建成了“三廊一室一家一广场”,即“童心向党”文化长廊、践行核心价值观长廊、党员先锋长廊,“红领巾·心向党”少先队队室,政治关爱之家和三圣广场,制作了多个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版面,将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学校还进一步拓展和推进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先后建成三圣教育书苑、三圣教育创客中心、圣思园等,每一处设计都充满教育元素,让学习随时随地自由发生。现在,这里成为教师流连忘返的地方,教师时时可以感受环境之美和成长之力。

    制度规范,唤醒教师自觉性。每学年初,学校印发《教师成长手册》,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师学习。《手册》内容包括:学校层面的《三年规划》《发展行动纲要》等,让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清晰认识;刚性的管理制度,如《常规管理制度》《教师行为准则》《考勤管理规定》等,这是任何一名教师必须严格遵守的,教师必须对制度有所敬畏;柔性的人文关怀,如《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方案》《师德建设实施方案》《教师关爱机制》等,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能力、师德水平、福利待遇着手,让教师在学校受关爱、得尊重、长本事。目前,学校还实行了全员聘任制,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营造良好氛围。

    业务培养,提高教师素质能力。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学校注重教师岗前培训,组织新入职教师开展业务专题讲座,学习先进教改经验;让他们观看成功教师的教学录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掌握科学的教学手段;召开新教师座谈会,讲述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历以及在教学方面的困惑。学校还针对每位教师的不同情况定制成长套餐,开展新教师赛课等,让他们尽快成长。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校多渠道让更多教师进行师资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为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依据《教师层级发展方案》,学校充分发挥导师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大激励力度,搭建各种平台,积极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为有能力的教师成为名师创设各种条件。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帮扶结对,优化“传、帮、带、导”机制,举办专题研讨、专项培训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帮扶、共同提高。在教研方面,学校创新教研包靠模式,增强教研实效。具体做法是:学校每名干部包靠一到两门学科,全程参与和跟进学科教研,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和实效化。为了让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学校深入开展以“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即拟一节教学设计、上一堂课改公开课、写一篇课改论文。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堂流程和要求,让广大教师了解课改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爱机制,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安居才能乐业,学校以关爱教师、理解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为宗旨,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推进和谐幸福校园建设。一方面,建立完善教师荣誉表彰制度,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导师、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并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患重大疾病或家庭贫困的教师建立“贫困教师档案”,利用春节、中秋节、教师节等,对贫困教师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另一方面,大力改善教师学习生活环境,为教师提供“上下午茶”,每季度举行一次“集体庆生”,在教师节等节日为教师赠送鲜花,建设教师“幸福书吧”,免费为每位教职工订阅专业杂志,定期举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把教学楼连廊改造成温馨的“教师书吧”、家长会客室;改造完成健身活动中心并充分利用等。从家庭到学校,从工作到生活,从自己到家人,教师感受到的是学校满满的关心和爱意。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学校为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教师幸福指数,驰而不息,乐此不疲。

    (作者系山东省寿光市圣城中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