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2日 星期三
悦读·话题
在生活里放一把“童诗”糖
王 云

    记得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学习诗歌的孩子不会砸玻璃。这句话很有意思,它用很形象的说法告诉我们,童年读诗有多么重要。诗承载着美好,一个孩子读诗、写诗接受的是精神洗礼。诗的美又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读诗、写诗是对语言韵律、节奏、形式的把握。借助语言感受美好,借助美好理解语言,这就是童诗对于儿童的意义。

    让儿童读诗,就像是在平常生活里放一把糖。当习以为常的现象出现在童诗里时,往往更具有生活的情趣。比如台湾诗人林良的《云和月》:白云飘过来/这条白手帕/飘到月亮面前/轻轻擦过/轻轻飘走/擦过脸的月亮/更亮了。

    这首诗倘若还原成生活现象,无非是一朵云飘过月亮,每个孩子都看过类似的现象。在孩子的生活中,也经历过弄脏脸蛋被妈妈拉到身边用毛巾轻轻擦拭的过程。诗的妙用,是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形成链接与情感的共鸣。感受云对月的温柔,感受母亲对自己的温柔。于是,这首诗就帮助儿童形成了一种温柔的体验:云是白白的手帕,月亮是淘气的孩子。云从月亮那里飘过,淘气孩子的脸被擦拭,变得洁净。

    让我们再读一首日本诗人金子美玲的短诗《太阳雨》:小草/灰扑扑的/雨把他们/洗干净了//小草/湿漉漉的/太阳把他们/晒干了//都是为了让我/可以这样躺着/舒舒服服地/仰望天空。

    许多孩子非常喜爱这首诗。在给孩子读诗的时候,我曾写下这样的文字:

    这一刻,有一些香味飘在四周。阳光的味道,青草的味道,空气的味道,一切都是那么清新。

    这一刻,也会有一些声音浮在四周。风过草地的声音,草叶舒展的声音,虫鸣的声音,甚至还有远处的一些笑声、歌声正在传来。

    让我们再想一想,你为什么躺在草地上?也许是刚刚做过一场游戏,有一点点累;也许是刚刚从室内走出来,多了一点点惊喜。

    现在,是不是觉得天地之间你最幸福……

    严格地说,这不是对诗篇的分析,而是还原儿童阅读的体验。

    诗中“躺在草地上晒太阳”不是一个单独的行为,它可以借助诗歌的语言进行联想、延伸、拓展,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带来幸福感的体验。借助诗歌,每个孩子都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次体验都隐藏着让他们心动的幸福。这种想象和发现,能帮助儿童建立一个幻想的王国,让他们更加自由、强大。

    当然,诗歌不仅仅能表达情绪,也可以借助一些语言的游戏提醒孩子注意规则,从而塑造孩子的理性意识。

    比如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的这一首《倒影》:每当我看到水中/那个家伙头朝下/就忍不住冲他笑哈哈/但我本不该笑话他/也许在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小镇/稳稳站着的是他/而我才是大头朝下。

    诗人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设定了倒影和“我”的相互嘲笑,它让孩子明白,你是倒影,倒影也是你。所以,当你嘲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嘲笑你。这样的诗,如同一个特别的游戏。当孩子读诗时,他就获得了一次与他人角色互换的体验。借助这种体验,某些观念就在他的大脑里形成了。

    简单来说,读童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不是因为诗歌有规训、约束的力量,而是它让日常生活充满了趣味,它提供了放飞想象的空间,它传递着属于儿童的善恶观念。诗歌的作用,是让孩子成长的过程变得有趣、自然、妥帖。

    读诗、写诗是精神生长的过程,也是一步步理解语言的过程。童诗往往篇幅简短,语言简练,句式清晰,并用儿童的语言习惯来进行表达。这些特点,正好让童诗成为儿童学习语言、尝试使用语言的重要范本。

    读诗,要读儿童喜欢的诗,读能够与他们生活相连的诗。写诗,不是创造经典、展示天赋,而是熟悉语言、习得基础结构。当我们明白这一点,读诗、写诗就成了阅读文化的一部分,成了儿童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拥有足够诗歌阅读基础的孩子,知识储备必然丰富广博,精神世界必然丰盈充实。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赫贤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