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寻找课改成果
“融+课程”:让学生经历100个世界
刘 文 丁 雯

    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课程之间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学校通过打造“融+课程”体系,尝试打破学科界限、融入真实生活,让学生在无边界的知识天空中自由翱翔。

    ————————————————

    教育要生长在学生心里。遵循“让学生经历100个世界”的理念,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构建了“融+课程”体系,将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变革的核心要素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课程体系将核心素养的落实融入各学科之中,旨在打通学科间的联系,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同时以生活为教材,让万物入课堂,实现“融通儿童与生活,融贯中国与世界”的育人理念。

    学科渗透——找准链接点

    学校在不打破学科结构的前提下,以某一学科知识为圆点,有逻辑地链接相关内容,整合各种生活资源,既渗透其他学科知识,又融入真实生活世界,使课程内容更加接近生活。

    链接学科知识。以“数学+课程”为例,在学习“倒数”一课时,教师将语文学科的“回文联”、美术学科“倒影成像的建筑物”引入课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学生一边品读着对联文化的妙趣横生,一边欣赏着艺术家利用对称所营造的图案美感。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出数学中具有同样特点的数——倒数,巧借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水到渠成地为学生初步认识“倒数”扫清了障碍。又如,一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引导学生从字母、汉字、国旗、交通标志中找轴对称图形,感受不同文字和不同文化,既拓宽了学科视野,又在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延展生活资源。将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融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提问“学校选拔参加区级篮球比赛队员,我们班如何从李明、王军、孙伟中选择一人作为主力队员”,同时提供了他们过去的投篮比赛成绩。学生分别求出3人进球数占投球总数的百分比,很容易比较出推选谁更合适。在“小数乘法”一课中,教师结合沈阳市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开发教学内容。教师问道:“如果请你们做老师的助手去购买打扫卫生用品,应该如何做好预算,如何选择商家?”学生货比三家,利用之前学过的统计知识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多种方案,最后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解决了问题。

    汲取文化养分。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学本身,应将教学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一名教师教学“圆的认识”时,介绍了我国数学史上关于圆的研究记载:《墨经》中的“圆,一中同长也”,《周髀算经》中的“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另一名教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运用多媒体介绍我国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使学生对“周三径一”的说法有了深刻理解。

    学科融合——找准统整点

    学科融合以“科学+课程”为突破口,将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课程融合在一起,通过学科内部的纵向统整和学科间知识的横向统整实现跨学科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较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领域,各领域与其他学科内容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学校在梳理各学科内容时发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均有重合之处。以“水”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无论是科学、道德与法治还是综合实践、地方课程均有涉及,如果将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统整,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学习水的相关知识,而且可以有效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在充分研读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以“主题+模块”的形式设计教学内容,即统整相关学科内容确定单元主题,每个主题又细化出不同模块,模块之间与主题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同样是教学“水”这一内容时,学校设计的单元主题为“趣味生活坊之水的奥秘”,希望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现象入手来认识水、了解水,由这一主题又细化出了“探秘水”“神奇的水”“生命之源”等模块,通过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水的重要。

    “主题+模块”的内容设计力求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选取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素材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融合、基础学习力与个性潜能相融合、认知发展与实践成长相融合。

    学科集群——找准生长点

    学校重视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找准师生生长点,以学科集群的方式丰富课程内涵。

    挖掘教师资源。学科集群是1+X结构,“1”是指一门国家课程,“X”则是学科教师基于儿童需求、兴趣、志向等元素开发的延伸、拓展性课程。学校鼓励教师有效发挥自己的特长,以“融+课程”理念为指导,凭借对学科内涵的理解有效确立学科专项研究内容,以学科集群方式丰富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又促进学生专项技能的同步提升。例如体育学科开设空竹、篮球、体育舞蹈、长绳、短绳等专题训练课程,音乐学科开设竖笛、排箫、口琴、葫芦丝、口风琴等专题训练课程,美术学科开设中国画、儿童画、线描画等专题训练课程。

    提供展示平台。专题训练课程在国家课程的框架下,长期坚持对学生的专长进行培养,真正有效实现了“让每个学生掌握一项基本技能”的理念。学校还努力通过“校园吉尼斯”“校园个人才艺展”“校园创意节”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专项才艺的舞台,丰盈学生的生活与世界。

    学科活动——找准实践点

    教育的魅力在于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只有真正重视、体验、关注自然界万物,方能唤醒、打通内在的感官和感悟。“融+课程”希望让生活成为学生的教科书,用多样化的实践给学生创造无限生长的空间。

    为了让学生接触更为广阔而真实的世界,学校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式学科实践课程,引领学生去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

    在三年级“身边的植物”这一主题学习中,教师设计了“我的田园梦”主题式学科实践课程,包括“农事小学堂”——邀请家长志愿者进课堂,向学生传授种植知识和技术;“农事体验课”——各班分组包地开展种植活动,体验种植的乐趣;“农事小谚语”——通过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或上网查找,学习农事学问、丰富农业知识;“农业新科技”——分批走进生态园,感受农业新发展;“农业小日记”——坚持做好观察日记,记录农作物的生长,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可贵品质。

    在流淌着生活气息的实践课程中,学生亲近泥土、亲近自然,成为快乐的耕耘者、积极的探索者。通过参与种植实践课程,学生不仅增进了对植物的认识,还提升了对植物的探究兴趣,也加强了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学生还深刻体会到,收获劳动成果需要坚持不懈的付出和顽强的毅力,更加懂得感恩与珍惜。

    “融+课程”一直倡导真实的学习,尝试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丰富交往、形成品质。

    开展“DIY创意手工乐器”这一学习项目时,教师并未脱离学生当下的学科学习内容,从“声、光、电”这些单元的核心知识出发,关注现实生活,设计项目式学习。项目的驱动问题包括:(1)选取身边的一只玻璃杯,敲打它,听它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2)相同的玻璃杯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后,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3)你还能用身边的哪些物体及方式发出声音?(4)疫情下的一场“相信未来”线上义演唱响中国,你们想用什么样的音乐方式鼓励身边的人?源于真实问题的项目活动点燃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用多种方式深入探究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变化规律、音高的形成等内容,甚至自主创意制作乐器、创编音乐。

    “我和多肉有个约会”这个项目是根据科学教材“身边的植物”这一单元进行整合的,教师设计了两个驱动问题:(1)通过调查身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看看他们都喜欢种植什么植物?(2)你想种植哪种植物,说出你的理由。这两个驱动问题会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前期调查,学生通过亲手种植一盆多肉,学习多肉种植方法并探究“叶繁殖”技术,最后还会制作多肉盆景和多肉知识图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选择各自感兴趣的植物,制订不同的种植计划,完成一次多肉的“叶繁殖”培育;学生还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体悟生命的成长,经历了一次“真问题”的探究。一次项目学习的完成,不仅意味着驱动问题得以解决,也意味着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沟通交流、信息分析、观点表达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学校希望“融+课程”不是单一的课程传授,而是着眼于学习过程给学生带来的改变,向着“跳出教材,回归生活;着眼现实,放眼世界”的目标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沈阳市望湖路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