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
生命叙事
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语文世界
刘发建

    1989年7月,我从湖南省攸县师范毕业,回到家乡炎陵县,分配到离家50公里远的偏远乡村——下村乡云里小学。白天在邱家祠堂边的土楼上课、改作业,晚上一个人备课,画教学挂图,用钢板刻蜡纸,用滚筒印试卷。

    在那山旮旯里,孤独是常有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一个人练毛笔字。谈不上什么专业训练,也谈不上什么兴趣爱好,就是孤独者驱赶孤独的一种方式罢了。

    那时候我还参加了自学考试。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周末,到县城参加自学考试。考试结束后,因一场暴雨,返回下村学校的公路垮掉了。想着第二天一早,孩子们要等我上课,心里就不安。于是我准备好干粮,背上水壶。周日一早就从水口镇出发,沿着蜿蜒盘旋的山间公路徒步返校。30多公里的山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沿途山岭风光的确很美,但我无心欣赏,因为要赶路啊。不能让孩子失望。那时还没有“敬业爱岗”的觉悟,就是一个为师者的本能。

    老校长说,一个小学老师只要中师毕业就是合格教师,认真教书就可以成为优秀教师,你要自学考试,就会分心,不会把全部精力用在教书上。原来老校长担心我忙着拿大专学历,不安心教育,随时都会跳槽。

    现在回头看,老校长说对了一半。30年多来,我的确不断跳槽,从湖南跳到浙江,在浙江又从绍兴跳到杭州,再从杭州跳到宁波,但跳来跳去,总还是在小学语文这个“槽”里。我这辈子注定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爱的是小学语文教育这份工作。

    重新从鲁迅出发

    我在绍兴一待就是17年。现在回想起来,绍兴这块土地是有恩于我的。

    2000年2月,记得是春季开学第一天,我收到了《小学教学参考》杂志。我撰写的文章发表在该杂志首页“专家论坛”。自1989年毕业,这是我从教10年来发表的第一篇教学论文,也算是“十年磨一剑”吧。对于初登教坛的我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新起点。

    当时我在绍兴县秋瑾小学任教。从1998年开始,我就开始进行小学语文立体教学实验研究的探索。这项课题从无到有,从校级课题到县级课题,一路做到市级课题,再到省级课题,最后做到全国立项课题。

    2005年,我调到绍兴县柯桥小学。在柯桥小学我专注做了一件事情——鲁迅启蒙教育研究。我做鲁迅启蒙教育研究也很偶然,2005年听了许多名师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课听得多,就发现了问题。名师执教鲁迅的文章都很卖力,课上得很感人,可是这样的课堂有时却让鲁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柯桥小学一位年轻教师也上了这一课,评课时我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大家觉得有道理,就要求我来上一课。于是,我上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课堂实录整理出来,刊发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在语文界引发了讨论。《人民教育》杂志又做了一期专题讨论,这节课被誉为“小学鲁迅启蒙教育的一次新突破”。

    “以儿童的视角读鲁迅”这道门打开之后,我就步入了鲁迅启蒙教育研究的道路。经过4年实践研究,我把小学语文教材“亲近鲁迅”单元4篇课文都开发出来,后来又专门梳理了自1949年以来鲁迅启蒙教育的整个历史。2008年,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结集准备出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用一周时间阅读我的书稿,并写了1.5万余字的长篇序言。钱先生的序言不仅是对我研究成果的肯定,更是一个长者与一个青年教师的倾心交谈。之后教学遇到困境时,我就拿出钱先生写的序言读一读,力量就来了。

    2009年2月,我的第一本教学专著《亲近鲁迅》正式出版。从教20年,我出版了第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教学专著。对于一个普通教师来说,我深深感受到了甘坐冷板凳的孤独和荣耀。用钱先生的话说,就是“独有兴味”。

    名家经典阅读周课程的诞生

    一个从大山走出来的孩子,对于都市,对于名校,总会有几分向往。2011年,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向我发出邀请。于是,我又来到了杭州。

    选择来杭州,不仅仅是因为杭州很漂亮,而是因为安吉路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利于我的语文课程探索。

    在安吉路实验学校8年,我也只做了一件事。

    2011年我参与编写的《名家文学读本丛书》出版后,就一直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用起来,让学生受益。于是,我大胆尝试,每个月拿出一周的语文课带领学生读一位名家的作品。

    做着做着,我后来慢慢发现,带领学生持续深度阅读名家作品,不仅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读写能力效果显著,而且对孩子身心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名家经典不像通俗读物,没有教师的带领,孩子很少自觉去阅读。一旦教师带领孩子阅读名家作品后,孩子读出味道来了,就会对名家表现出非常大的兴趣,此后的拓展阅读就顺理成章了。

    在杭州8年,我带学生前前后后做了20多个名家经典阅读周,慢慢琢磨出语文教育的一些门道。古今中外,那些语文能力卓越的人,大多是名家经典浸泡出来的。我意识到,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听我这个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孩子读名家经典浸泡出来的。

    反思自己以前的语文课,总是怕学生这不懂那不会,每节课都是滔滔不绝地讲,实在是费力不讨好。现在的语文课,我带学生美美地读,读着读着发现原本我们讲得口干舌燥的东西,孩子都无师自通了。

    近年来,每学习一篇课文,我的预习作业就是:我自己先朗读课文录音,然后上传到家长群,请学生听我朗读,给我挑错。第二天上课,请学生现场朗读,我作为老师再来挑学生的错。这样的师生互动朗读,简单有趣,是真正的教学相长,师生彼此受益。

    读书像酿酒,一开始是毫无动静的,到了后来慢慢有一点点香气,最后满屋飘香。过去许多时候,我们心太急,总希望读一篇文章就冒出“酒香”,实为欲速则不达。

    读书的事情急不得

    读书的事情急不得,一定是慢慢来慢慢品的。教育,不就是慢慢来嘛。2019年,笨拙的我用了整整30年的艰苦探索,才领悟到这一朴素的语文教育真理。

    回顾自己30多年的从教经历:用10年时间写出第一篇教学论文;用20年时光出版个人第一部教学专著;用30年的岁月编写一套具有个人原创教学思想的丛书。作为一个一线语文教师,我觉得很充实。

    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一条成长道路。与许多成功的教师相比,我选择了一条野蛮生长的路,异常艰辛,但对于我来讲别无他途。我始终牢记原杭州大学教育系教授朱作仁先生当年对我说的话,教学研究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风、不唯心、不唯我”,但要“唯科学”。

    30多个春秋,无论到哪里,我都站在讲台上,站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与孩子在一起。我相信,只要在讲台上,在孩子中间,我就可以获得不停生长的力量,可以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语文世界。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蓝青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