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
特别关注
“四个路径”推进“双减”落实落细
王 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双减”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客观上说,“双减”工作是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落实“双减”是为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举措。江苏省南京市围绕中央“双减”工作要求和省教育厅具体部署,全力推进“双减”落细落地落实,并形成有南京特点的工作经验。

    突出工作重点,增强落实“双减”工作主动性

    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借力“双减”专题会议持续强化责任传导。南京市结合实际,聚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工作重点,明确推进目标,努力实现“双减”工作“六个到位”,即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准备到位、节奏到位。及时成立“双减”工作专班。市教育局成立了“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专班,由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双减”组织领导。同时,要求各区参照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本区域内“双减”工作。研制出台课后服务管理文件。为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南京市努力在课后服务扩容、提质、保障上实现新突破,研制《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为课后服务深入推进提供政策支撑。

    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减负与增效的关系。减轻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把学生从效率低效果差的刷题中解放出来。二是处理好校内与校外的关系。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超前教学、超难度、超进度辅导。通过校内增效,把学生从校外培训中吸引回归到校园学习中。三是处理好考试与评价的关系。严格考试管理,严禁统考统测和考试排名,同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通过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四是处理好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分类治理的关系。当前,在大量压减学科类培训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培训机构转型到体育、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让非学科培训成为学校艺术、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

    强化统筹协调,提高推进“双减”工作协同性

    顶层设计实施方案。为了分解细化“双减”工作的任务清单,强化“双减”工作的组织推进,市教育局研制“双减”工作“1+5”实施方案,形成“1+5”工作方案框架,具体包括一个“双减”工作总体实施方案、5个专项工作组的专项实施方案,为各区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提供依据。

    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合力。“双减”工作面广量大,涉及众多职能部门,为加强“双减”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南京市“双减”工作专班办公室提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双减”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立足专项推进提高实效。对照各职能部门的“双减”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我们设置了课后服务组、作业管理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组、督导检查组和条件保障组等5个专项组,并建立“双减”周报制度。通过专项组的推进方式,充分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人员和资源,强化市级层面的工作调度。

    把握关键环节,持续提升“双减”工作精准性

    聚焦作业全程管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努力扭转学校作业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严控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避免机械、无效训练。

    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统筹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落实“5+2”时间保障,及时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套餐”,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提高课后服务满意度。

    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按照“双减”工作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关键环节和重点对象等,围绕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教师有偿补课等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专项治理行动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同时,健全部门工作联动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定期会同其他职能部门全面排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惩重罚,形成警示震慑效应,缓解家长、社会的过度焦虑。

    着眼长远发展,始终坚持“双减”工作系统性

    全面落实“双减”风险研判。一是存在行业集访可能。随着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大规模压减,大量校外培训机构关停,培训机构资金链断裂会造成大量家长退费难,目前各区退费方面的投诉逐渐增多,同时可能引发培训机构卷款跑路、家长和培训机构员工群体集访等行业风险。二是地下培训机构难以监管。学科培训机构大幅度压减,对无证无照黑机构等监管困难,小型培训机构有转为地下的风险,部分培训机构可能会转型为中介机构,形成“一对一”私教,加大了地下“游击式”校外个性化培训的监管难度。三是行政执法偏离规范。部分家长和学生对“双减”工作社会意义的认识存在不同步、不到位情况,在相关执法部门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工作态度急躁和执法行为简单化、不文明现象,容易触发家长不满情绪,存在舆情隐患。四是部分家长焦虑加深。社会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后,违规培训机构大幅度缩减,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家长高价请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家教,家庭支出反增不减;二是没有经济条件的家长可能会更加焦虑,老百姓的教育满意度难以提高。

    推动家校社协同发展。当前,家庭教育仍是短板,加上社会培训机构应试导向的过度宣传,引发家长焦虑情绪,形成“剧场效应”。为此,要重视发挥家校社三方协同作用,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双减”政策宣传解读,通过家校共育促使家庭和学校在减负问题上同心同向而行,增强“双减”工作的理念共识,积极为中小学生减负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双减”工作专班办公室)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