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百家笔谈
乡村班主任文化自觉的内涵与建构
叶蓓蓓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叶蓓蓓认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顶层设计的支持,文化层面的支持也不可或缺。那么,如何增强乡村班主任的主体意识,提升其自身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觉?本期刊发叶蓓蓓的第一篇文章——

    ————————————————

    在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乡村地区,建构乡村班主任文化自觉对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乡村班主任少有意识并思考个人发展问题,即使有,其专业发展目标也不清晰,因此建构乡村班主任文化自觉,是继承并发展乡村教育的时代诉求。

    乡村班主任的文化自觉是指班主任能够自觉承担学校、家庭、社会赋予的教育责任,班主任的文化自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班主任是培育学生乡土情怀的重要他人。广西桂林市七星区合心中心校的班主任谢老师带领孩子、家长开辟了一块菜地,取名“合心田园”。她带领孩子与家长在“合心田园”种菜、养花,劳动之余带领孩子在田边吹葫芦丝,乡村孩子的班级生活因此变得情趣盎然,充满泥土气息。谢老师在接受广西电视台采访时说:“我要用最贴近孩子生活的方式,带领他们感受自然与万物,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依靠个体自主实践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班主任首先要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没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就没有文化自觉的行为。在教育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乡村班主任在阅读教育经典,以此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正是乡村班主任文化自觉的缩影。

    广西乡村的许多家长都在附近城市打工,学校留守儿童问题非常突出,这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有一个乡村班主任告诉我,他以前与家长打电话沟通孩子的在校表现,家长根本不认为是自己孩子的问题,反而说班主任工作能力不够。他当时心中很苦闷也很委屈。后来,他开始阅读教育经典书籍,从中汲取营养,边阅读边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加以反思,学以致用。日积月累,他感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现在与家长沟通起来特别顺畅,家长对他的话心服口服,很配合他的工作。

    依靠学校力量推进班主任文化自觉

    班主任除了承担教学工作,还要处理琐碎的班级事务,经常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身心俱疲。对此,学校应引领班主任实现班级自治,逐渐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为班主任文化自觉的生成提供时间与空间,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同时,学校可以成立专门负责班主任文化自觉实践的组织,或者促进班主任文化自觉实践的平台,以学校文化为载体,最大限度地促进班主任文化自觉的形成。例如,古山小学位于广西贵港市蒙公乡古山村古东屯,是一所壮族群众聚居地的村级完全小学。2014年,古山小学黄校长在学校开辟壮医药馆与药苑,收集、展示当地壮族人民传统用药和医用器物。班主任是壮医药馆与药苑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同时壮医药馆与药苑成为了班主任开展民族特色班会及活动课程的重要场域,唤醒了班主任团队的文化自觉。

    借助专家团体强化班主任文化自觉

    借助专家团队的力量,加强对班主任的师德建设力度。加大教师礼仪培训力度,使班主任的形象、语言、行为向美而生。例如广西开办的农村小学骨干班主任网络研修培训项目,其目的就是帮助参加培训的农村小学骨干班主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建班育人能力。广西“农村班主任研修共同体”项目设计了一套农村班主任愿意学并且用得上的学习模式与课程体系,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使班主任认清工作的方向感、使命感与价值感,为提升乡村班主任专业素养注入了新鲜血液。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的覃老师在参与了“农村班主任研修共同体”项目后表示,这次培训是一次蜕变的过程,深受启发。

    乡村班主任文化自觉要从个体自省开始,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依靠学校力量进行推进,借助专家团队力量加以强化,最终实现乡村班主任自新、自强的文化自觉。乡村班主任形成文化自觉后,可以理性认识班主任岗位的设置来由、履行的社会职能等现实问题,使班主任工作成为自己发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事业。

    (叶蓓蓓,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兼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入选首批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国培计划”“区培计划”专家,曾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中国教师报